全國名中醫奚九一教授提出的糖尿病足新的分類方法和診療方案,可將糖尿病足壞疽患者的截肢率降至3%左右,居世界領先水平,但由于諸多原因,限制了其在全國推廣并走向世界的步伐。為此,近年來在奚九一教授的指導下,我們在整理繼承奚老理論經驗基礎上,除了傳統意義的跟師抄方,文獻整理,撰寫文章,編輯書籍等繼承方式方法之外,使用數學及工程學方法在名中醫經驗繼承方法上做了創新性的嘗試;在規范奚老治療糖尿病足的治療方法和方案基礎上,利用國家中管局重點專科糖尿病足協作分組平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奚老的理論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系統總結了奚九一教授治療糖尿病足理論經驗
奚九一教授發現:約占糖尿病足的85%以上的糖尿病足壞疽患者壞疽處都可見到肌腱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壞死,全身并發癥都較重,往往需要截肢,甚至可危及生命。如果將變性肌腱清除,并服以中藥治療,則可成功保住肢體和生命。1987年奚九一教授首先提出糖尿病足肌腱變性壞死癥——“奚氏糖尿病足筋疽”,這一新的病理類型和命名。并提出糖尿病足可分為皮膚、神經、肌腱、血管、骨骼五大病癥類型,其中以肌腱變性壞死類型最多見。奚九一主張使用“祛腐清筋術”并服用清熱解毒祛濕中藥,可將糖尿病足壞疽截肢率降到3%-5%,臨床療效顯著。
2、開展了用數學、工程學方法繼承奚九一教授糖尿病足分類等方法的探討
本項目研究集中了有中醫學、數學及工學背景的老中青成員,將奚氏團隊已經和繼續獲得的糖尿病足診治的大量臨床經驗及數據,遵照循證醫學原理、采用工程中應用已成熟的某些軟件技術與近現代數理工具,開展中醫學與數學和信息科學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究,分析歸納,找出其關聯性質,在反復比較、分析、調試、磨合的基礎上抽象出內在規律,用統一的現代科學語言描述奚氏糖尿病足新的分類方法和治療方案,可使經驗不太豐富的國內外專業醫師也能掌握。通過本項目研究可為該分類方法和治療方案的規范化、標準化及其推廣應用和走出國門打下基礎,同時本研究也將為繼承名中醫學術思想和經驗在方法學上做新的創新和探索。
3、開展了奚氏糖尿病足分類法和奚氏清法治療糖尿病足筋疽的研究和推廣工作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院脈管科在奚九一教授帶領下既開始了奚氏糖尿病足分類法和祛腐清筋術治療糖尿病足筋疽的推廣工作。90年代初聯合河北、湖北等外省及上海市中山、仁濟、市一等醫院及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糖尿病足診療協作網絡,1994年我科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脈管病診療中心。《糖尿病足筋疽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1999年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相關專家的鑒定。從1996年起開始舉辦全國性脈管病學習班,目前已辦至第七屆,為全國培養各層次脈管病專業人才約250余名。進入21世紀我科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 、“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成為全國糖尿病性足病協作組牽頭單位,在協作組內推廣和驗證祛腐清筋術治療糖尿病足筋疽的方案,并形成了中醫臨床路徑。利用各種學術大會、論文發表、撰寫文章、參與路徑以及指南的編寫推廣奚氏糖尿病足分類和糖尿病足筋疽的清法方案,至目前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主編或參與編寫專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