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中華中醫藥學會2014年全國中醫藥學會秘書長工作會議在福建廈門召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馬建中,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宋軍,福建省衛計委副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阮詩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吳厚新,廈門市衛生局局長楊叔禹,廈門市科協副主席彭莉,廈門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廈門市中醫院院長陳進春,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曹正逵,副秘書長謝鐘、洪凈等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曹正逵主持。來自地方學會、專科分會的秘書長和學會主辦系列期刊編輯部主任等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馬建中在講話中深刻剖析了中醫藥事業改革發展和社會組織改革面臨的形勢、任務、挑戰、機遇,要求各級學會提高認識,凝心聚力,樹立大局意識;找準定位、明確目標,促進學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他肯定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和各地方學會2013年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學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在社會發展中擁有特殊地位,具有特殊優勢,能發揮特殊作用。學會要把深入貫徹和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段時期的主要任務,把學會工作放到堅持和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大局中去謀劃發展。
他強調,由中國科協牽頭的推進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工作,為促進學會體制機制創新與健康發展,提供了新一輪的戰略機遇。要著重以加強學術建設為重點,著力提升學會服務創新的能力;以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為突破口,著力提升學會服務社會和政府的能力;以服務創新人才的成長為抓手,著力提升學會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提升學會自我發展能力。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宋軍作題為“抓住機遇,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專題報告。他剖析了科技社團面臨的新際遇,指出科技社團要抓住機遇,勇于承擔社團使命和責任。他通報了科協赴部委和學會調研的情況。從調研統計數據顯示看,政府部門傾向于將行業規劃戰略與評估、產業發展與報告發布制度等科技服務類職能轉移給學會承擔;學會希望將承接職能拓展到科技成果評價和技術鑒定、工程教育認證、科研項目評估和科研機構評價等方面,并在法律和政策、科協的組織協調與推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理順政府與科學共同體的關系等方面得到保障。國際科技社團主要從科技獎勵、職業資格認證、技術標準制定和科技政策評價等4個方面參與政府工作。國際科技社團參與政府工作有購買服務、授權委托和政策引導等3種途徑,國內科技社團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目前有直接承接、依法授權、行政委托、購買服務和自主開拓等5種模式。
他指出,提升學會能力是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基礎,是提升學會能力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擴大科協的社會影響,拓寬學會的工作領域。科技領域已形成共識,認為可以將科技評價、科技人才評價和科技社會獎勵等內容,作為轉變政府科技職能的“主攻方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統領和指引各項工作,堅持做好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學會管理、會員服務等各項工作,不斷提高服務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政府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
開幕式后進行了大會交流。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謝鐘從思想作風建設、學術品牌建設、科技評價與獎勵、學會組織與專家隊伍建設、繼教科普工作等方面總結了2013年學會工作,從組織召開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實施中國科協“學會能力提升專項”等九個方面安排了2014年重點工作。中華中醫藥學會辦公室主任兼期刊管理辦公室主任莊乾竹從總體思路、工作目標、重點工作等方面介紹了期刊管理工作。中華中醫藥學會推廣發展部主任兼研究與評價辦公室主任郭宇博從工作目標、組織架構、核心思路、具體安排等方面介紹了研究與評價工作的主要思路從工作目標、組織架構、核心思路、具體安排等方面介紹了研究與評價工作的主要思路。地方學會代表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亞博從“服務中醫藥發展,積極承接決策調研與專家咨詢職能”、“弘揚中醫藥文化——積極承接文化建設與文化科普職能”、“發揮學會智力優勢——積極承接行業評價與人才舉薦職能”、“圍繞轉型升級——全面實施學會服務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等方面介紹了江蘇省中醫藥學會在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性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專科分會代表藥房管理分會主任委員曹俊嶺圍繞藥房管理分會的核心理念、基本定位,介紹了分會在學科建設、工作模式、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科普宣傳、咨詢服務與政策建議、科研著述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暢談了下一步分會工作計劃,為其他各分會提供了借鑒。學會主辦系列期刊代表《中華中醫藥學刊》主任覃芳從期刊的歷史沿革入手,回顧了《中華中醫藥學刊》在投稿、審稿、欄目設置、論文收錄、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廣告公益等方面的主要成績和做法,提出了期刊今后的發展方向。大會交流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洪凈主持。
在下午的會議中,與會代表及相關學會部門分成3組進行分組討論。
地方分會分會場圍繞圍繞“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促進學會創新發展”;“如何加強學會統籌協調,形成上下聯動機制”;“如何積極爭取接并承接好政府轉移職能”等議題展開討論,并達成如下共識:一是必須注重組織建設。二是必須注重打造品牌。三是必須加強聯動。四是必須積極承接政府職能。
專科分會分會場圍繞學會新形勢下的正確定位、強化功能與學術引領、分會建設與能力提升等議題展開討論。提出了以下建議:一是要拓寬籌資渠道,規范論文管理,打造品牌學術會議。二是要支持成立青年委員會,加強學會專家梯隊建設和增強凝聚力。三是要通過標準、指南、規范的制定,匯集專家意見和建議,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四是要以不同形式爭取、承接政府轉移職能,不斷提升服務專家,服務社會和服務政府的能力與水平。五是要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加強學會與分會、分會之間、學會與其他學會間的溝通交流。
學會主辦系列期刊分會場邀請《中國中藥雜志》社社長李禾介紹了《中國中藥雜志》管理方面的經驗,并圍繞“《中華中醫藥學會系列雜志管理辦法(草案)》”、“制約中醫藥期刊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期刊管理辦公室的重點工作”等議題展開討論,達成了如下共識:一是一致認為學會期刊管理辦公室的工作目標就是要搭建一個彰顯各自特色、形成有機組合、發揮整體效能的平臺。二是原則上通過了《中華中醫藥期刊管理制度(討論稿)》。三是明確了期刊管理辦公室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對學會主辦期刊進行摸底調研,了解期刊現狀,明確期刊定位;制定《中醫藥期刊編輯規范》,并在學會系列期刊中推廣使用;建立有中醫藥特色的期刊評價標準;希望學會能組織提供有中醫特色的培訓,提高編輯隊伍的整體素質。四是提出了建立期刊聯絡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