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所在位置: 首頁 > 會議紀要
第十七次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發布日期:2014年12月29日

    2014年9月13日,全國第十七次中醫藥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醫哲學2014年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位專家學者對中醫藥的時代精神與跨文化傳播及其相關問題等進行了深入研討。中醫藥文化分會學術顧問、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名譽主任委員張其成教授發來賀信。

    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并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概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社長、中醫藥文化分會會長王國辰,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會長潘桂娟分別代表學會致辭。兩位會長一致認為此次中醫藥文化分會與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聯合召開學術研討會,兩強聯手,凝心聚力,對于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科學發展,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義。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高度評價本次研討會,他認為,哲學是一切學科之父,文化是一切學科之母,文化與古城聯袂,中醫與哲學牽手,珠聯璧合,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他強調,當前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一些錯覺和盲點:把文化當“泡”、把文化當“盤”、把文化當“筐”,照這樣的思路去抓文化建設,最終導致的必將是文化的扭曲化和不著邊際化。因此中醫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細致的任務。既要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覺,用心熱愛自己的優秀文化;又要保持堅定的文化自強、自立,積極進行文化的創造和重建;還要樹立足夠的文化自謙、自律,汲取和接納可為我所用的進步文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趙明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她指出,在本次會議上,來自全國的中醫藥專家直面現代中醫發展的兩大關鍵問題,從哲學高度研究探討中醫藥的核心價值,從文化角度研究探討中醫藥社會傳播,很有意義。中醫藥文化分會和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聚集了一大批中醫藥文化和哲學研究的領軍人才,他們為中醫藥六位一體發展發揮了學術智囊和協助管理的作用,期望各位專家未來繼續以中醫哲學、中醫藥文化研究傳播為己任,推進中醫藥學的發展和繁榮。

    大會由六位專家作了主題發言:南京大學林德宏教授就“方劑·偏方·藥文學”作了報告,北京中醫藥大學錢超塵教授就“劉衡如先生的中醫文獻學成就”作了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其廣研究員就“有關中醫藥立法的綜合情況介紹”作了報告,湖南中醫藥大學何清湖教授就“當代中醫發展急需樹立正當積極的批判性精神”作了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張超中研究員就“關于中醫時代精神的思考”作了報告,南京中醫藥大學王旭東教授就“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作了報告。下午的兩個分會場共22位專家作了學術報告,之后,大家就以上專家的學術報告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熱烈討論。與會代表認為,本次會議在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召開,其地域本身就是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與中醫哲學年會聯合召開,使本次會議主題“中醫的時代精神與跨文化傳播”更加突出與鮮明,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進程中,中醫與哲學相融,共同前行,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閃爍著耀眼的智慧光芒。大家希望通過此次會議能夠進一步增進學科之間的聯系,加強研究領域的合作與真正實現各學科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閉幕式上,上海中醫藥大學生黨委書記張智強教授作了總結發言, 他主要講了三點:第一,今天的會議讓我們看到中醫學、中醫藥文化迎來了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但如何面對這樣的機遇,如何抓住這么好的發展機會,不僅僅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更要發揮出積極的創新能力。第二,中醫藥文化研究的更深層意義在于其文化引領的作用與價值,如中醫的理論研究、中醫學的跨學科研究、中醫學的傳承與知識產權保護等等,這些學科的深入研究與發展都要建立在中醫藥文化研究的基礎之上。第三,學科的發展要進行多學科交叉、融合和碰撞,最終實現中醫藥學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最后他再次感謝此次會議的主辦單位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和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承辦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和江蘇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的所有工作人員的努力,保證了會議的順利而圓滿的召開。并衷心祝賀南京中醫藥大學六十年校慶取得的光輝成就!

    通過此次會議,本分會還就以下幾項工作進行了討論:一為關于組織全國中醫藥書畫展的事宜;二為明年開展全國性的繼續教育項目的事宜;三為明年學術年會的時間地點。


中醫藥文化分會

相關鏈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聯系我們 | 技術支持 | 問題反饋

中華中醫藥學會  京ICP備1706976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Copyright ? 2007 - 20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宁强县| 亳州市| 中超| 东港市| 徐州市| 淳化县| 商丘市| 涿州市| 山东| 黄龙县| 光山县| 宁化县| 昌平区| 崇左市| 噶尔县| 离岛区| 九龙县| 祁东县| 合阳县| 墨竹工卡县| 县级市| 荃湾区| 鸡东县| 安平县| 常德市| 葵青区| 洪雅县| 贵阳市| 农安县| 汝城县| 灌阳县| 延川县| 当涂县| 漳平市| 厦门市| 菏泽市| 河南省| 南丰县| 韩城市|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