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在京召開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座談會
2月7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在京召開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專家座談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指出,學會編制“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把握新時期中醫藥工作的新常態、新需求、新定位。
王國強強調,今年是“十三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編制好中華中醫藥學會“十三五”規劃,一要充分肯定學會在“十二五”期間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學會與中醫藥事業發展相伴而行,在學術發展、團結會員、服務社會、服務決策等方面,一路走來發揮了應有作用,學會應全面梳理,認真總結,使之成為規劃編制的基礎。二要學習領會毛澤東同志有關中醫藥的重要指示,同時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關于中醫藥的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這是編制“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思想基礎。三要認真研判當前中醫藥事業發展和學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常態、新要求,緊跟時代發展,讓制定的規劃更體現時代性,更體現服務國家經濟社會大局、服務中醫藥事業發展全局的要求。四要找準學會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如在推動中醫藥學術進步、拿出真正有水平有突破的論文與學術報告,在促進中醫中藥成果平衡發展,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讓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廣大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服務和技術產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五要善于運用中醫理念指導學會工作,中醫學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在診療疾病、維護健康的同時,對管理科學、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也有重要意義,在編制“十三五”規劃中一定要充分運用,促進學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更好地實現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全面發展。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宋軍部長在講話中,肯定了學會在“十二五”期間取得的各項成績,指出當前社會組織發展面臨歷史的轉折點,分析了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強調,學會的”十三五”規劃的研究必須緊緊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結合自身的特點、優勢,來制定發展規劃,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要在整個改革發展過程找準定位,尤其找準自身發展空間,不斷擴大學會影響,提高學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曹正逵介紹了學會“十二五”規劃執行情況及“十三五”規劃編制建議。國醫大師王琦、中醫藥文化專家溫長路、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李寧等12位專家從努力提升中醫藥醫療服務能力等方面對中醫藥的發展和學會“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會上,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冰、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孫增濤、遼寧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田振國和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教授鄭偉達頒發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證書。
會議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馬建中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徐安龍、屠志濤、王階,中華中醫藥學會顧問謝陽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各司辦領導及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學會常務理事及中醫、醫療、科研、產業等領域120余位專家參與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