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互聯網思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高科技期刊對新媒體平臺的認知能力,2016年5月21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第二屆科技期刊新媒體平臺建設培訓班”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邀請中國中藥雜志主任李禾、健康時報新媒體主任楊小明、《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主任熊學軍、同方知網生命科技與環境知識管理公司高級工程師劉彬等作主題報告,來自全國科技期刊編輯部負責人、中青年編輯,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相關工作者及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等6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中國中藥雜志李禾主任作了主題為“《中國中藥雜志》建立微信平臺的理念、思路與實踐”的報告,從如何看待科技行業的新媒體發展、如何從管理角度全力以赴支持和建設微信平臺、以及如何利用一個國字頭的期刊品牌和資源與微信平臺形成良好互動,形成雙贏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討論。
《健康時報》 新媒體楊小明主任作了主題為“健康時報微信運營經驗” 的報告,分享了健康時報微信運營經驗,并就如何打造品牌微信平臺,提升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雜志熊學軍主任作了主題為“中藥新藥微信運營經驗 ”的報告,通過分享中藥新藥微信運營經驗,為科技期刊微信運營提供了重要指導。
中國中藥雜志新媒體部負責人楊馳作了題為“微信公眾平臺運營管理——以《中國中藥雜志》為例”的報告,從介紹中國中藥雜志微信平臺的發展歷程、科技期刊如何微信應如何定位、運營微信準備工作及微信運營等方面分享科技期刊微信運營的認識和經驗總結。
中國中藥雜志新媒體部文案編輯陳玲作了題為“《中國中藥雜志》微信公眾號內容編輯及原創內容創作”的報告,結合微信團隊運營經驗與大家分享公眾號內容編輯及原創內容創作中的經驗。
中國中藥雜志新媒體部技術顧問姜海洋作了題為“微信公眾號功能開發對用戶活躍度及黏性的影響”的報告,從專業的角度與大家分享了微信公眾號功能開發對用戶活躍度及黏性的影響,詳細介紹了微信訂閱號、服務號及微網站的開發及功能。
通過本次培訓,與會者在內容編輯、原創內容的創作、功能開發對用戶活躍度及黏性的影響等方面受益匪淺,紛紛表示對各自報刊微信平臺未來的建設或運營具有重要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