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首屆三次學術會議暨2016年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白血病、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中醫藥治療培訓班》在長春召開。來自全省各地的血液病工作者及進修學習人員60余人參會。
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出席會議,闡述了目前中醫藥發展的態勢,以及我省大健康產業、青年優秀中醫人才培養計劃等利百姓利中醫的項目。指出“真中醫”是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要求年輕醫生抓住機遇,跟名師、讀經典、做臨床,努力將自己培養成一名“真中醫”。并對專委會今后的工作提出寶貴建議。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科主任高洪波對一年來專委會工作做簡要匯報,并對下一年工作重點進行布置。
隨后,吉林大學第一臨床醫院血液病治療中心楊巖教授做了題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診斷分型與治療》的報告,介紹了目前國際上治療MDS的最新進展情況,結合近兩年的初診MDS患者共82例的分型、治療方案以及預后,總結出“小劑量地西他賓”治療MDS的優勢;吉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名老中醫劉大同工作室劉奇峰副主任做了《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報告,統計整理了大量國內外治療真紅的資料,講解了本病的概念、病因、發病機制、診斷與治療。介紹了目前治療本病的最新藥物,即美國FDA于2014年12月4日批準的Jakavi(ruxolitinib)。并著重介紹了劉大同教授運用“解毒破瘀”法治療真紅的經驗,以及“降紅方”的組成及加減;吉林省人民醫院,吉林省名中醫劉大同教授做了《再障縱橫談》的報告,講述了30多年來研究中醫藥治療再障的歷程,從1979年開始,經過5年的潛心研究,1984年首倡“解毒生血法”,指出再障的病因病機為“因毒致虛,虛實夾雜”,治法為“解毒補托”,并創制了“解毒補托湯”,1985年運用該方治療再障74例,治愈緩解率達63%,總有效率達89%。
參會人員一致認為應該抓住國家大力推廣中醫藥的機遇,努力做一名“真中醫”,同時也學到了實用于臨床的新療法、新方藥,即開拓了臨床思維,又提高了臨床療效,收獲頗豐。(吉林省中醫藥學會 吳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