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中醫藥健康產業在互聯網+時代實現蝶變?”3月9日,由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主辦的“中醫藥健康產業平臺建設專家咨詢會”在長春召開。來自政府部門、中醫藥行業、企業、商協會及媒體的領導、專家、董事長、會長(秘書長)及記者共26人出席會議。會議由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主持。
朱桂禎秘書長首先就中醫藥健康產業平臺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說明,使與會者在明晰搭建平臺建設的意義同時,圍繞平臺建設出謀劃策,集思廣益。吉林省益眾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吉林省建歐互聯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中華對平臺建設的基本架構、運營思路進行了具體介紹。專家們結合內容紛紛發表意見,并建言獻策。
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宋柏林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他講到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還舉例說明了如今實現人人擁有醫生將不是夢想。吉林農業大學中藥材學院尹春梅教授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中藥材是中醫發展的核心,藥在栽培過程中很重要,農大可以實現對土壤的安全性等進行檢測,從中藥材的選地、種子、炮制到成藥的技術手段上做大家的堅強后盾。修正藥業集團副總裁、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高陸說,比如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特別關注,那么平臺建設要研究需求、針對需求來定位。吉林省萬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強闡述了資源整合、先做數據的觀點。吉林省上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邵永佐主要針對平臺建設的內容提出了幾問,指出一是平臺的定位是面向誰?二是需求落地后的實施方案?他認為做中醫藥產業互聯網比較難,因為中醫是一人一個感覺,它不是用數學公式或是什么可以計算出來的,所以一定要在認真研究中醫藥的特點、掌握中醫的規律后再來做。吉林省尚醫堂中醫集團董事長、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關鳳媛強調,一定是先有實體,再有互聯網。你的根植于哪里?現在,中醫藥的大勢已經影響到了基層,我們尚醫堂中醫院可以說得到了所在區的高度重視,習近平主席信中醫、愛中醫,如今舉國上下都在談中醫、談健康,我們往下要做的就是“中醫平臺”。但實和虛要先做實,把中醫的藥材、民間中醫藥特色方劑先做好,完成成果轉化,造福國人,再做互聯網。云尚大健康互聯網公司總經理王天明以小米手機為例,講到了先有顧客群才有市場的觀點,并提到要有大數據分析,比如針對一個病例的分析,從原因到結果,得出一項一項的數據,便于查找和學習。吉林省洲際陽光文化旅游養老產業集團總經理程建作為85后的職業經理人代表,結合企業投資的實例講到要借船出海。吉林省吉商商會秘書長徐德林提出要從宣傳中醫藥上做文章。今日家園協會執行理事長孫秀坤結合今日家園目前在做的有機食品,建議把健康這條線充實起來。長春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蘇鑫講到人才的輸送是這個健康產業鏈的起點。大學能夠提供各種各樣的、全程的人才。
最后,朱桂禎秘書長做了總結。她說,今天參會的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我們這個平臺是全產業,就像珍珠一樣,平臺要把散在的、這個產業鏈上的所有珍珠都串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而人才,是這個產業鏈的核心。我們吉林省有一套人才培養模式是獨有的,別人教“術”,我們在教“道”?,F在做的事兒是讓這三者相遇:水泥、沙子和水。也就是把行業的專家資源開發出來,讓企業從中受益,從而促進產業發展。希望大家真正的把協會當成平臺,我們共同來建設。(吉林省中醫藥學會 吳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