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上?午,2017中國(惠州)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暨2017第二屆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啟動儀式在廣東羅浮山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為:“聚焦養生事業共謀合作發展”。來自世界多個國家及國內的600余位著名專家、學者,以及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各大院校、科研機構及社會健康產業的代表參與了本次盛會。
開幕式上,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許能貴對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進行介紹,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吳剛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本次大會包含全養生學術大會,以及“長壽論壇”、“膏方論壇”、“治未病論壇”、“食品論壇”和“葛洪文化研究論壇”等方面相關內容,同時還舉辦了2017第二屆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啟動儀式。同時,大會還為與會人員帶來豐盛的“養生美食品鑒會”和耳目一新的“養生音樂會”。
前兩屆“國際養生大會”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召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此次選址羅浮山作為大會舉辦地,就是看中這里優美的生態環境,也是為了讓養生大會的成果走出校門、讓更多的人了解養生,服務養生、參與養生。
羅浮山是當年葛洪采藥煉丹、追求長生不老之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下:“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辭長做嶺南人”。羅浮山自然生長有1200多種草藥,這里擁有“中國好空氣”的美譽,著名的“百草油”就產于此地。2015年,屠呦呦女士獲得諾貝爾獎,而屠教授的靈感來源于葛洪的《肘后備急方》關于青蒿的記載,本屆大會就是葛洪煉丹精神的延續。
大會發起人,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2017中國(惠州)國際養生大會執行主席兼秘書長劉煥蘭,早在第二屆養生大會期間就提出了“全養生、大健康、長壽夢”的理念,得到了與會者普遍認同,并在全社會引起共鳴。
“全養生”概念有三大內涵。一是“全周期”,就是從母親懷孕、出生到嬰兒成長,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生命終結前的全過程;“全包容”就是要包容道教文化、儒家思想、佛家禪修、雜家兼容、醫學大成,把古今中外養生精華,都包容在中醫養生學之中;“全方位”是一個滲透在日常生活各個層面和領域的行為,無論行走坐臥、衣食住行,還是言語思慮,都與健康有關,都能成為養生的關鍵。
本次會議共收到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論文200余篇,共達100萬字,論文內容全部聚焦健康養生,傳達養生理念。大會還發表了《羅浮養生宣言》發出了“全養生+、大合作、大發展”的倡議。宣言要求進一步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牢記中醫中藥服務人民群眾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主體的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人民群眾的“健康夢”、“長壽夢”而努力。
2017第二屆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是在教育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由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傳播與身心健康發展中心、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健康臺共同主辦。
大賽以“傳承經典青春榮耀”為主題,旨在傳播中醫經典、傳承中醫技藝、發掘中醫人才、弘揚中醫文化。大賽采用海選、分賽區復賽、全國決賽三級賽制,設華北、華東、華中、華南、東北、西南、西北七大賽區。
啟動儀式收到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發來的賀信。陳至立在賀信中對大賽啟動表示祝賀,并指出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正迎來大好時機,希望全社會廣泛參與到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盛事中,增強民族自信,勇攀醫學高峰,通過汲取《黃帝內經》的精華,更好地挖掘中醫藥寶庫,切實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
啟動儀式上,大賽秘書長,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健康臺臺長馮定祥對大賽籌備情況進行介紹。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會長、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郭渝成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大賽副總指揮、命題總顧問、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翟雙慶為啟動儀式致辭,并宣布2017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正式啟動。
據了解,在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健康臺已于2015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黃帝內經》知識大賽,成功打造了一個具有影響力與時代特色的國家級中醫藥經典理論賽事,創造性地開創了一個政府、專業學會、高校、社會機構共同參與的活動模式。大賽總報名人數超過30萬,參賽學校400余所,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大賽官方微信粉絲量近50萬,相關視頻新聞和文字報道點擊量近3億。在中醫藥高校掀起了“以賽促教”的小高潮,在社會上形成了解中醫、認同中醫、珍惜中醫的熱潮,為中醫藥在新時代下的復興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出席啟動儀式的還有本屆大賽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醫大師、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熊繼柏、中宣部新聞局原副局長張文祥、甘肅中醫藥大學校長李金田、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宋柏林、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許能貴、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旭光、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常委徐強、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劉煥蘭、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童巧珍、步長集團總裁趙超,以及海內外中醫界知名專家學者,相關協會、企業,境內主流媒體代表等。
背景資料:中醫養生將成為世界養生主題
中醫中藥是我國的瑰寶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巨大貢獻之一,中醫中藥同時也是我國獨特的醫藥資源、經濟資源和科技資源,中醫藥文化是我們的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是祖祖輩輩在與疾病作斗爭,不斷探索人類健康之道孕育出來的寶貴財富。中醫中藥的開發、保護與利用,有利于構建有機生態圈,無論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的健康事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中醫中藥就在我們的身邊,也不斷地走向全世界。
養生是什么?養生就是對待生命的態度和方法,就是治未病,讓自己擁有健康的生活、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盡最大限度提高生命質量,延長壽命,享受天年。因為養生不僅關系個人本身,更關系到家庭、社會甚至是整個民族的健康與希望。
希望所有健康養生產業及相關單位、企業和個人高舉養生大旗,誠信經營,讓傳統養生和新的生產方式、營銷方式、服務方式相結合,構建起面對全民的健康養生產業鏈條。
同時希望養生學術界和產業界帶好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帶動普通百姓,激發全國乃至全世界中醫養生活力,讓全人類共享中醫養生事業創新發展的成果。
倡議借助這次養生大會的有利契機,挖掘我國傳統中醫、中藥文化的內涵,讓諾貝爾獎“青蒿素”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同時繼續弘揚“青蒿素精神”,做好羅浮山百草文化的文章,不斷擴大我國中醫文化與養生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屆國際養生大會這次選址羅浮山,就是希望通過實地考察傳播羅浮山養生文化傳統,會議主辦方還計劃把“養生音樂會”作為一個項目讓其在羅浮山落地,讓游客一年四季都在羅浮山領略音樂養生的魅力,同時也結合已經落地并成功舉辦的“羅浮山道醫大會”,讓國際養生大會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接地氣,民眾更有實惠。(國際交流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