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 《ISO18662-1:2017中醫藥—術語—第一部分中藥材術語》國際標準于7月18日正式出版發布,這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出版的首個術語標準,為國際范圍內規范和統一中藥名詞術語提供了重要依據。
2013年初,由中國專家王奎領銜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了《中藥材術語》提案,提案一出即受到成員國廣泛關注,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德國、印度、意大利、南非、西班牙、泰國紛紛提名專家參與項目,在多國專家的努力之下歷時4年余,經過反復修改論證,協調統一了大量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共識。
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中藥材名詞術語由于地域遼闊,內涵外延的復雜演變,加上近年來中藥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應用,存在命名和翻譯方式多樣的現狀。中藥材名詞術語缺乏統一的國際標準對國際學術交流、教育、貿易等均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迫切需要國際權威組織和權威專家團隊制定統一的國際規范。
項目團隊充分考慮到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中藥材名稱的習慣用法以及科研、教育、貿易等不同領域的需求,除了應用英文之外,在標準文本中還有拼音、繁簡漢字、拉丁文名字等,極大地擴展了標準的適用性。
中藥材術語作為基礎類標準是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的基石,能夠為其他相關國際標準提供很好的支撐作用,同時也將極大地推動中藥材的國際貿易,促進中醫藥標準化和國際化進程。截至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發布中醫藥國際標準21項,其中有18項提案來自中國。(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