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深冬的長春已經開啟“嚴寒模式”,但擺渡創新工場的“渡咖啡”會場內卻是溫暖如春,火爆熱烈。由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主辦,擺渡創新工場、擺渡中醫藥健康產業園承辦的“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首屆四次會長工作會議暨擺渡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研討會”正在召開,來自協會及其分會的會長、副會長及其特邀代表50余人匯聚一堂,展開了一場“中醫藥+創新”的頭腦風暴。會議由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主持,擺渡創新工場副總經理于波代表董事長劉春生致歡迎辭。
在“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首屆四次會長工作會議”上,朱桂禎秘書長總結了協會2017年工作,并介紹了2018年擬開展的工作,提請與會代表審議。在“擺渡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項目研討會”上,于波副總經理介紹了擺渡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的基本情況,使大家對此項目有了更直觀清晰地了解。朱桂禎秘書長邀請15位參會代表分3輪進行了自由訪談,訪談圍繞各自的項目特色、優勢、合作需求和對產業園項目建設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交流,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大家腦洞大開、資源共享,合力做好中醫藥健康產業這塊“大蛋糕”。
協會副會長、亞泰醫藥健康產業園總經理杜占生結合自身正在建設中的產業園提出合理化建議。他說:“我們是隨著建設的推進逐步優化園區的功能定位,不斷改進、提升,投資規模28億。建議擺渡項目做得不要多、要做大家沒有的,要精,來的人就是你的目標客戶。將來可以發展南擺渡、北亞泰,不是競爭,是一起做,形成輻射。”
協會副會長、吉林省博林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宇結合案例進行了舉例說明。他說:“現在長春市有一個現象,比如新天地超市的經營模式是就做晚間這塊市場,做得很好,異軍突起。那么大的我不和你爭,如歐亞等,我就做好自己。我的公司希望在中藥材這塊,做飲片粗加工,實現從經銷商到制造商的轉變。”
協會副會長、吉林省潤身中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君濟提出:一是項目面積不大,但包羅萬象,定位不清晰。是否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培樹品牌的“軟實力”,如在市場營銷、媒體宣傳方面等,借助擺渡本身具有的創新、孵化企業的原有優勢,幫助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打包服務,豐富園區的內涵;二是現階段國家對中醫診所在經營方面有資質要求,擺渡是否應辦理經營中醫機構的相關備案手續。
協會副會長、吉林省尚醫堂中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關鳳媛提出:我們正在做中醫中藥園區一條街,成立已經一年了。可以說得到了省、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是重點扶持項目。尤其是協會對我們的成長一路扶持,幫助很大,資源豐富,平臺廣闊。健康行業是井噴式的,市場無限大,因為人人都需要。我們將建立學校、培訓人才,比如具有中醫一技之長的人員可以到我這里來,十分歡迎。就是如何把這些資源碰撞到一起,碰撞出結果,做好健康產業。
中醫藥健康旅游分會副會長、第一旅游網吉林頻道總編輯沈斌表示自己從事旅游行業已經20年了,了解到吉林省周邊有很多莊園、閑置的山地等,具有相關方面的資源。建議可以在項目中做康養類的示范點。
民間中醫于明華、吳連奎、杜秉權、劉振剛都表示,感謝協會搭建的這個平臺,作為中醫傳承人和健康產業從業者,趕上了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內心感到十分的激動。現有調理治療各種疑難雜癥的祖傳方劑、理血通脈療法、砭石和手診技術,希望借助健康產業的平臺把它推廣出去。
與會人員積極踴躍地提出建議,在建言獻策的同時也提出需求,討論熱烈并卓有成效,現場幾度響起掌聲,把會議一次次推向高潮。通過3輪的分享和研討后,朱桂禎秘書長結合與會專家們提出的意見,進行了最后的總結建議。她說,思想換思想,是若干個思想,這是一個裂變的過程。擺渡的優勢是孵化,而中醫人的優勢是技術,但他們缺的是資金、管理、市場和營銷,所以擺渡可以發揮優勢,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據悉,協會自2017年9月首次走進中醫藥健康旅游分會副會長單位——長春廟香山國際溫泉滑雪度假區,為會員單位發展出謀劃策外,2018年1月再度走進中醫藥健康旅游分會副會長單位——擺渡創新工場,持續為會員單位提供發展指導。參會代表們都難掩感激之情,表示每次參加協會的會議都能夠感受到中醫藥發展的蓬勃之勢,無論是在思想還是在資源方面都收獲滿滿。來自遼源市健康養老協會的姜鳳田會長以《清平樂——會后感言》為題,作詩一首:“星火燎原,省會待盤點。健康產業大趨勢,省辦協會超前。橋梁紐帶幅射,聯結內外經典。傳統文化升華,耕耘收獲今年。”(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吳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