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動中醫經方學術理論和經方診療經驗傳播,提高醫生的中醫臨床服務能力,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承辦,北京康仁堂藥業全程參與的“中醫經方學術研討會”于2018年7月9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通過經方學術講座交流、臨床病例診療研討會等形式的開展,旨在培養中醫經方人才,提升基層中醫醫生的經方臨床應用水平,來自呼和浩特,巴彥淖爾,包頭等地的200余名基層工作者參與會議,與會學員學習之余與兩位教授合影留念,并多次表達對中華中醫藥學會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的感謝。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
孫秘長為大會發言,提出作為在臨床一線的基層中醫,要盡快成為臨床骨干人才,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靠師父領進門:名師出高徒,以經方專家講課內容為指導,盡快找到臨床自信,提高臨床療效。當然經方學習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其他更多課程值得學習,例如我們舉辦的“扶陽學術百縣百場公益培訓工程”,也希望基層醫生們多關注。
二要跟上團隊不斷學習:中華中醫藥學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中醫藥學術團體,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每年舉辦各種中醫藥活動近200場,涉及臨床各方面,是基層醫生值得加入的最好團隊。我們學會有會員部,專門辦理入會服務。入會以后你就可以隨時了解各種中醫藥活動,積極參與學習,獲得不斷學習進步的機會。
三要看清當代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章節中做出了“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指示,為中醫藥事業在新時代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中醫藥大學郝萬山教授
郝萬山老師此次會議的授課題目為,“學好傷寒,救治疑難;兼論中醫臨床家成才之路”,郝教授從“學什么”切入,要學習理法方藥的基本知識,學習辯證鑒別的思維方法,學習靈活用方的思路,學習組方譴藥的思路;進一步提出怎么學:常讀誦、記胸中,訓詞句、明本義,跟名師、多思考,勤臨床、多體會,讀注家、增智慧。講座期間多次獲得學員自發的掌聲。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教授
溫長路教授的授課題目“治肝漫話”,從自己得了肝病如何治療展開,為參會學員提供了總結的常用良方,同時設置答疑環節,讓學員將問題留在課堂上,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獲得學員的喜愛。
今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頒布實施一周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行了隆重慶祝活動。配合中醫藥法系列中醫藥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例如中醫開業實行備案制,還有習總書記多次對中醫藥發展作出指示,強調中醫藥重要價值,力推中醫藥加快發展,尤其是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賀信中做出了“中醫藥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發展時機”的戰略歷史判斷,標志著“新中醫時代”來臨。新時代,我們中華中醫藥學會將聯合著名專家、企業,培養一批能夠“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的中醫藥優秀人,推動中醫藥文化復興。所以希望我們基層醫生要看清形勢,跟上健康中國建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