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吉林省中醫藥學會主辦,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肝脾胃病專業委員會承辦的“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肝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二屆二次學術會議暨國家級名老中醫劉鐵軍教授學術經驗傳承學習班”在長春召開。吉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肝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冷炎出席開幕式并講話。邀請了名譽主任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劉鐵軍在內的6位專家進行了講座,來自省內的200余名肝脾胃病領域醫務工作者參加會議,線上直播人數達100余人。
長春中醫藥大學教授、腦病科主任趙德喜帶來了《失眠與少陽病》的講座,介紹了失眠的伴隨癥狀、診斷與西醫的治療,著重講解了中醫治療失眠的優勢。他說,“從少陽病論治失眠”抓住了本病的癥狀反應規律,不僅治療偏頭痛,預防其復發,而且能解決頭痛、抑郁、焦慮等共患疾病,達到“開一把鎖,進百扇門”神奇效果。
長春市中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張春玲帶來了《從驗案解讀五苓散》的講座,講述了經方的特點與優勢,并結合實際案例講述了五苓散在臨床上的應用。
名譽主任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國家級名老中醫劉鐵軍帶了《附子回陽,沉寒痼冷之疾首當其沖的附子類方》的講座,詳細講述了再造散、烏梅丸、溫脾湯等附子類方的應用,最后總結到,基于扶陽理論,以附子功專補火助陽、回陽救逆,即挽救機體之正氣,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體現“治病必求于本”之理,而本虛,其陷于陰證者,必加附子以振奮機體之陽氣,抗邪外出。
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肝脾胃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冷炎帶來了《對厥陰病的探討》的講座,主要從標本法論厥陰病、厥陰熱化證、厥陰淤血證、少陽與厥陰癥異同、厥陰病脈癥提綱 、厥陰之脈等幾個方面對厥陰病做了經驗分享。冷教授提出觀點:“大醫之路,必須會治厥陰病!”,指出能治厥陰病是一個“明”中醫一定要掌握的技能。
長春中醫藥大學教授、肝脾胃病科副主任鄧厚波帶來了《略談<千金要方>之溫脾湯及臨床應用》的講座,講述了溫脾湯的來源、方解及臨床應用,總結到千金溫脾湯具有溫補脾陽,攻逐寒積,補虛祛實之攻。適用于脾陽虛弱,積結腸中,虛實夾雜,寒重于熱的患者。應用時應權衡虛實寒熱,使補虛不壅邪,瀉實不傷正,逐寒雖用辛熱,蕩積又用苦寒,寒熱并用,但辛熱藥重于寒涼藥較為穩妥。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劉彥晶帶來了《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的講座,講解了潰瘍性結腸炎的基本概念、西醫的分型、診斷標準與治療,接著,講解了潰瘍性結腸炎中醫的辨證論治,中醫的證型分類分為熱毒熾盛證、寒熱錯雜證、肝郁脾虛證、脾腎陽虛證等多個類型,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需根據分級、分期、分段的不同而制定,其臨床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與對癥治療、整體治療與腸道局部治療、西醫藥治療與中醫藥治療相結合。
隨后,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肝脾胃病科的8名青年醫師分別做了病例匯報。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對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吉林省中醫藥肝脾胃病診療和學術水平的提高。(吉林省中醫藥學會王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