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陜西省中醫藥學會、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于2019年7月26-28日在美麗的西安舉辦,并同時舉辦首屆絲路名醫學術傳承論壇。大會邀請到國醫大師王琦教授、熊繼柏教授、梅國強教授、雷忠義教授、首屆全國名中醫毛德西教授、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喬成林教授及劉潤俠教授,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界同仁近500人相聚一堂。
本次會議旨在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習近平一帶一路發展倡議,助力健康中國戰略,深入挖掘絲路傳統醫學文脈,傳承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寶貴臨床經驗,推動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與發展。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陜西省衛健委黨組成員、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馬光輝、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研究分會主任委員崔應麟、陜西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德興及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李宗芳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吳喜利擔任本次大會執行主席。開幕式上,劉平秘書長指出,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是中醫藥學發展的源動力,是中醫藥學術特點、理論特質的集中體現,是將中醫藥學基本理論、前人經驗與當今實踐相結合的典范,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和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必須要讓其得以繼承并發揚廣大。
會上,各位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及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與參會人員圍繞中醫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傳承與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王琦教授、熊繼柏教授、梅國強教授、雷忠義教授及毛德西教授分別就《中醫師承教育三個一工程》、《中醫提高臨床療效的關鍵是辨證施治》、《自擬“四土湯”臨證思辨錄》、《胸痹痰瘀互結論治》、《經方的應用心悟》作了學術報告,令與會人員受益匪淺。
在各位工作人員的辛勤籌備下,此次學術會議獲得圓滿成功,起到了為廣大中醫同仁搭建交流平臺的作用,進一步推動了名老中醫學術研究與傳承。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需要一代代中醫人薪火相傳,在中醫人的攜手努力下,中醫藥也必將為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向世界展現其魅力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