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16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天津召開。本次大會以“不忘初心,傳承發展,促進健康”為主題,邀請了院士、國醫大師及行業內知名中、西醫專家,分享交流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及研究進展,共有來自全國的800余名專家、學者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朱明軍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國醫大師劉志明,國醫大師沈寶藩,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張富霞,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慶和,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毛靜遠等專家和領導出席開幕式。
張伯禮院士致辭
張伯禮院士在致辭中強調: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傳承發展中醫藥學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積極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健康新模式,這個新模式就是中醫和西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王國辰副會長兼秘書長講話
王國辰副會長兼秘書長在講話中,要求心血管病分會要牢牢把握中醫藥振興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從提升分會的群眾影響力、學術引領力、戰略支撐力、文化傳播力、國際影響力五大能力入手,充分認識新時代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全國中醫藥大會的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劉志明國醫大師做報告
沈寶藩國醫大師做報告
學術交流環節,95歲高齡的國醫大師劉志明教授做題為《中醫的傳承與發展》的報告,85歲高齡的國醫大師沈寶藩教授做題為《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的臨證思路》的報告,兩位國醫大師對中醫的熱愛和對臨床的執著,令人感動。
中西交融論壇上,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吳宗貴教授做題為《中成藥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近況》的報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健教授做題為《慢性心衰的規范和管理》的報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做題為《從2019CCS指南看心臟康復》的報告,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做題為《心肌梗死救心、治心、養心三位一體模式》的報告,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毛靜遠教授做題為《中醫藥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述評》的報告。
會議設置了冠心病與心臟康復論壇、動脈粥樣硬化與血脂異常論壇、心力衰竭與心肌病論壇、高血壓與心律失常論壇、經方傳承論壇共四個分會場,圍繞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論、技術、方法和策略等問題,分別進行了研討和交流。會議期間召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工作會議。
會議合影
會議氣氛熱烈,學術氛圍濃厚,為心血管病防治專家學者搭建了凝聚共識、交流經驗、結識朋友、推動協作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必將為推動中醫及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事業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