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11月1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普及部、中華中醫藥學會青年委員會承辦的“第三期臨床優勢病種系列(腦病與神經病學)青年沙龍”在北京貴州大廈成功舉辦,旨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對中醫臨床優勢病種進行了深入研討。來自東直門醫院、東方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天壇醫院、宣武醫院、北大第三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近20名專家參與了本次沙龍。針對中醫腦病與神經病學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優勢病種,如腦卒中、頭痛、眩暈、多發性硬化、癲癇,中西醫專家深入討論了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優勢環節、優勢人群等,初步形成如下共識:
臨床優勢病種
?
1、腦卒中
? ? 腦卒中中醫藥治療優勢顯著。腦卒中需要在影像學明確腦梗死還是腦出血之后才能進行針對性治療,從中醫的角度無論是腦梗死還是腦出血,都屬于中風病,在影像學明確診斷之前中醫藥早期治療具有優勢。對于不符合靜脈溶栓、血管介入等治療指征的急性腦梗死患者中醫藥早期治療有優勢;對于不符合靜脈溶栓、血管介入等治療指征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后、介入后中醫藥治療有優勢。對于腦出血的治療國內外指南中缺乏有效藥物,中醫藥治療也具有優勢。另外,對于急性期和恢復期的治療中醫可以根據患者不同的證候特點進行個體化治療;在康復方面,中醫可以發揮藥物、針灸、推拿、熏洗、導引等多種方法的綜合作用,幫助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吞咽功能和語言功能等;在預防方面,發病前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特征,發病后可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進行整體調理。
2、頭痛
? ? 頭痛中醫藥治療優勢顯著。頭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由于原發性頭痛的原因不明,西藥治療以對癥止痛為主,較為單一,且副作用和依賴性較為明顯。中醫可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進行辨證論治,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針灸、穴位注射等多種手段,在緩解頭痛程度、減少發作頻率等方面,中醫藥治療有優勢。
3、眩暈
? ? 眩暈中醫藥治療有優勢。眩暈涉及多個學科、多種疾病。對于原因不明的眩暈中醫藥治療有優勢,能夠通過臨床表現進行辨證論治;對于慢性眩暈、功能性眩暈,尤其是反復發作的間歇期、耳石癥復位后遺留的頭昏不適等中醫藥治療有優勢;另外,對于老年眩暈患者,西藥副作用較明顯,中醫藥治療有優勢。
4、多發性硬化
? ? 多發性硬化中醫藥治療有優勢。多發性硬化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的脫髓鞘疾病,具有復發緩解的特點并累及腦部和脊髓整個神經系統。在急性期,對于擴展殘疾狀況評分(EDSS)2分以下的患者,中醫藥治療有明顯優勢;對于EDSS大于2分的患者,在激素治療的基礎上運用中醫藥治療能夠促進癥狀的緩解。在緩解期,針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運用中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復發。另外,在乏力、小便障礙等癥狀的緩解方面中醫藥、中醫外治法有較明顯的優勢。
5、癲癇
? ? 癲癇中醫藥治療有優勢。癲癇根據起源部位分為局灶性和全面性,對于局灶性癲癇中醫藥有優勢,在抗癲癇藥物的基礎上運用中醫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發作程度、減少發作頻率。另外,對于外科術后和服用抗癲癇藥副作用明顯的患者中醫藥治療有優勢。
專家觀點摘錄(按發言順序)
廖曉凌 北京天壇醫院
? ? 腦卒中是急性事件,是慢性基礎上的急性發作,更像是一種綜合征而不是病。對于腦卒中的管理模式已經由僅僅關注語言功能、肢體殘疾功能擴展到心理、認知、情感、睡眠等,認為患者本身比某個機能更主要,這一點很貼近中醫的整體觀念。中西醫在腦卒中的防治中確實有互補優勢,值得深入探討中西醫如何優勢互補以解決臨床中的難點問題,如急性期再灌注治療中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問題、急性期非再灌注治療中西醫單靶點困境問題、西醫預防體系中危險因素過多和缺血與出血預防沖突問題、后遺癥期西醫缺少治療方法問題。另外,對于不明原因或者累及全身的神經系統疾病中醫藥治療具有優勢。
張志辰 東方醫院
? ? 對于缺血性卒中西醫再通是硬道理,但是再通之前和再通之后中醫藥有很多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介入再通不是為了影像學的完美而是為了病人獲益,部分血管內皮損傷比較嚴重、術后比較擔心高灌注的的患者,使用化痰開竅、醒腦安神的中藥方劑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
李煥芹 北京中醫醫院
? ? 對于腦卒中的治療,針灸的切入點比較多。無論是肌張力增高、口眼歪斜、還是肢體癱軟、吞咽障礙、失語、排尿障礙、失眠等,針灸治療都具有一定的療效優勢。值得一提的是,針灸治療應該早用,其并不僅僅用于腦卒中的恢復期、后遺癥期,在急性期也可根據情況使用針灸治療。
徐望舒 北京天壇醫院
? ? 多發性硬化具有空間多發性和時間多發性,在臨床治療上有很多難點。比如即便是預防用藥都做的很完美了,但是該復發還是復發了,對痛性痙攣和焦慮、抑郁缺乏治療手段,而且疾病修飾治療藥物的副作用比較明顯,其中免疫抑制劑長期應用加重感染的發生,另外部分藥物價格昂貴。這些都是中西醫結合的切入點。
周莉 東直門醫院
? ? 中醫認為多發性硬化跟經絡關系密切,這與多發性硬化造成全身神經系統受損相吻合。另外,也符合“毒”敗壞形質、損傷腦髓的特點。而且,多發性硬化患者往往存在先天稟賦不足。所以,中醫治療多從清熱化濕解毒、溫陽補腎入手。中藥治療在減少復發、延緩進展、改善殘疾程度等方面雖然具有優勢,但目前仍缺乏高級別的循證證據。
俞志鵬 宣武醫院
? ? 中醫講整體,現代醫學的個體化、整體化治療實際上就是中醫的整體觀。臨床診治患者要有整體觀,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于頭痛的治療一般是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對癥治療的藥物主要是非甾體類抗炎藥,比較單一且副作用較明顯。而中成藥在臨床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且確有療效。
曹克剛 東直門醫院
? ? 中醫藥診治頭痛的優勢,首先要持簡馭繁,以便于臨床操作。頭痛具有兩期(發作期-緩解期)、三多(影響因素多、病機學說多、干預手段多)、兩少(特效治療少、評價指標少)的特點,中西醫有很多可以結合的切入點。在中醫治療方面可以從祛外風、調肝氣、補肝血三個方面入手,還可以運用針灸、按摩等多種手段。
馬大勇 東直門醫院
? ? 對于眩暈的診治應發揮中西醫各自的優勢。中醫強調病證結合,梅尼埃病多從痰濕論治;與心理相關或者功能性眩暈多從肝調治。發作期癥狀明顯以西藥為主,緩解期可以突出中醫藥優勢。另外,太極拳等導引方法對平衡訓練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黃朝陽 宣武醫院
? ? 對于藥物治療無效但不能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比如癲癇的病灶在功能區,切除會影響肢體功能,可以選擇神經調控的方法,采用局灶性的反饋式刺激,目的是把神經元放電抑制住。這個方面有很多中醫可以切入的點,比如部分穴位是迷走神經的活動區域,可以通過針刺進行神經調控。
辛喜艷 北大第三醫院
? ? 中醫認為癲癇與風、痰、瘀關系密切。發作期多是實證,或者實中夾虛、以實為主,治療以豁痰熄風或開竅定癇為主;間歇期多是虛證,或者虛中夾實、以虛為主,治療以健脾化痰、養心安神、補益肝腎為主。發作期以抗癲癇藥物為主,中醫藥在間歇期和減少癲癇發作頻率以及對部分難治性癲癇具有一定優勢。
李耿 中日友好醫院
? ? 臨床優勢病種中的“優勢”是一個比較意義,指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精。中醫臨床優勢病種應該是朝向解決中醫藥大領域問題,應有重大突破,所以里面不能似是而非,是要能解決問題的,要找出非常明確的點。同時,臨床優勢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這個優勢指的是在現階段的相對比較優勢,要不斷進步。此次會議中西醫青年專家圍繞神經系統具有代表性的5個疾病明確了一些優勢點,希望能夠更深入地開展臨床與基礎研究,為取得重大成果提供支撐。
高穎 特邀點評嘉賓
? ?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腦病研究院院長。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重點病種(中風病)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腦病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重大疑難疾病(腦梗死)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負責人,“岐黃學者”。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醫師分會副會長。
? ? 神經系統疾病是發生于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的以感覺、運動、意識、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涉及的病種十分廣泛。此次會議主要是針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醫藥優勢較為明顯的神經系統重大疾病、常見病、難治病進行了中西醫交流研討,把關注點從中醫優勢病種聚焦到優勢環節、優勢階段、優勢人群,還進一步延伸到何時用、用哪些、怎么用,在中西醫并重、中西醫互補,以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方面達成了共識建議。
? ? 療效是中醫藥的生命力,但如何讓中醫藥的療效優勢立得住、被認可、可推廣是當前中醫藥發展亟待解決的行業問題,應該建立起既符合國際規范又具有中醫內涵的療效評價體系,完善療效證據鏈,拿出國際認可的中國方案。
? ? 另外,建議將此次和往期臨床優勢病種系列青年沙龍討論的焦點問題和形成的共識建議,通過自下而上的形式給頂層決策專家提供參考,并開展自下而上、中西醫結合的研究,以利于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激發青年專家的活力,為中醫藥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延伸閱讀:
?
本期召集專家簡介
? ? 孔令博,醫學博士、博士后,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辦公室主任。入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青苗人才”計劃、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重點攻關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10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等國家級課題3項,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2項,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項目1項,首都衛生發展基金重點攻關項目1項。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風病防治協同創新共同體副秘書長、急診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內科分會委員、感染分會委員,中醫藥信息學會醫院管理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急診分會、腦病分會理事等。
沙龍簡介
?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關于中醫藥優勢病種研究的任務,中華中醫藥學會擬針對中醫或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優勢病種,開展系列的青年沙龍研討,每期將邀請15-20名中醫、西醫臨床一線的青年優秀專家(中西醫各半)共同針對某個疾病領域探討中醫及其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優勢病種。每期沙龍將邀請1名行業權威專家點評,2-3名“四青”人才參與討論,每期形成專家共識,完成系列成果,邀請行業權威專家審定后以中華中醫藥學會名義報送相關上級部門,供中醫藥研究發展政策規劃參考。
往期沙龍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