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普及部承辦的《中國中醫藥科普報告(2020)》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部長白希,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副秘書長劉平和孫永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黨委副書記郭蓉娟,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兼秘書長海霞,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主任醫師付國兵,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宣傳部門負責人等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來自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人民網人民健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報、北京衛視《養生堂》、生命時報、快手健康、騰訊醫典、新浪健康等20家新聞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發布會。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普及部負責人張霄瀟主持。
? ? 孫光榮國醫大師對《中國中醫藥科普報告(2020)》(下稱《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報告》發布會在抗疫決戰決勝、百業復工復蘇、萬眾奮勇前行的大背景下勝利舉行,這是關系到普及中醫藥知識、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傳播中醫藥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舉措。并針對中醫藥科普工作提出四點建議:
? ? 一是構建主導平臺: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牽頭,以中醫藥行業為主體,跨界聯合構建“中國中醫藥科普信息中心”,整合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資源,認真檢驗、準確使用年度統計數據和真實案例,充分發揮權威中醫藥科普平臺的影響力。
? ? 二是組建主攻團隊:依托“中國中醫藥科普信息中心”組建由中醫藥、信息采集、信息識別、信息監控、信息傳播的老、中、青專家構成的主攻團隊,并形成長期穩定的工作團隊和工作機制,以編制《中國中醫藥科普報告》為抓手,推動中醫藥科普人才及作品的評選工作,推出一批優秀科普專家和優質科普作品。
? ? 三是拓展傳播渠道:聯合權威媒體,制作雙語或者多語言版本的科普報告,利用相關平臺,拓展傳播渠道,讓中醫藥科普工作與一帶一路更加緊密結合,積極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
? ? 四是堅守主要陣地:“中國中醫藥科普信息中心”根據需要和可行,在中醫藥單位和基層設立中醫藥科普信息采集點,擴大并堅守科普信息主要陣地,多途徑、廣覆蓋、直通道采集中醫藥科普信息。
? ? 白希部長指出,《報告》匯總了2020年各領域、各傳播渠道開展中醫藥科普情況,對于深入了解我國中醫藥科普工作,科學評價居民具備的健康科學知識情況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推進中醫藥知識普及和傳播行動的有效措施。期待未來通過各部門的共同配合、共同支持,能夠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科普教育水平,為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和科學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四個面向”、堅定創新自信,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貢獻力量。
? ? 王國辰副會長兼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報告》編制對學會、對行業來講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希望充分發揮學會的優勢,整合資源,系統梳理各年度中醫藥科普工作的情況,為中醫藥科普工作“畫像”。明確每一年都有哪些專家和機構在做科普、在哪里做科普、大概的成效如何、有哪些做得好的科普、為什么做得好、有哪些科普大事件等方面的內容,供中醫藥領域開展科普工作的同仁參考。因為首次開展這樣的工作,難免有疏忽和遺漏,發布時間也相對滯后。但是從今年開始我們將整合更多的媒體資源、專家資源、社會力量,成立專門的《報告》編制工作組、專家論證組和專家審稿組,逐步將這項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提高報告編制質量,努力發展成為中醫藥科普領域的“風向標”。歡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2021年的《報告》撰寫工作,一起推動中醫藥科普工作上新臺階,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促進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
? ? 如需獲取《中國中醫藥科普報告(2020)》請掃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