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9月16日-1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天津市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標準化研究所承辦的“2023年全國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醫藥標準化學術會暨中醫藥標準化師資交流會”在天津中醫藥大學召開。全國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革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處長張慶謙,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食品消費品處處長陳恩成,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審評二部副主任于亞笛,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陳俊峰,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處處長于春泉,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標準化處副處長張永來,全國中醫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明會、唐旭東、朱立國,委員王耀獻、高月、張洪春、郭義、田維毅、劉軍、龐國明、李延萍、王振國、高穎、姜泉、謝雁鳴、于永鐸、毛靜遠、亢澤峰、舒勁、閆英、王嘉璽、張學智、付強、李可大、李石良、李海松、高蕊、韓學杰、李福鳳、仁青東主等,有關特邀授課專家,天津市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以及中醫藥標準化師資交流參會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會議。
? ? 張伯禮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組成部分,在促進科技進步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的作用,標準化是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必然需求,也是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要提高對中醫藥標準化的認識,明確中醫藥標準化的重點工作,包括持續完善中醫藥標準體系建設;堅持守正創新,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推進基礎性國家標準制定,筑牢行業發展之基;重視中醫藥標準化人才梯隊建設和培育;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向標準轉化;強化標準解讀宣傳,促進標準的實施和推廣。
(張伯禮院士)
? ? 劉革生介紹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在標準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尤其是編寫中醫藥標準化創新教材,打造高水平中醫藥標準化研究平臺,培養高素質中醫藥標準化人才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劉革生表示,中醫藥走向世界要靠科技,引領國際要靠標準,中醫藥標準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天津中醫藥大學將與各界協作,為中醫藥標準化做出新貢獻。
(劉革生書記)
(陳俊峰副秘書長)
? ? 會議舉行了“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標準化研究所”揭牌儀式。該所的成立,對于打造高水平的中醫藥標準化創新研究平臺和服務平臺具有示范意義。
? ? 在主旨報告環節,分別邀請了陳恩成就《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張慶謙就《新時代中醫藥標準化工作思路和任務》、唐旭東就《標準與標準化內涵與外延的認知以及專科標準化工作的思考》、于亞笛就《國家標準制修訂要求》作報告,便于與會者從整體上把握標準化工作的形勢、任務和要求,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
? ? 在主題報告環節,分別邀請了上海市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鄭林贇就《中醫藥國際標準現狀與展望》、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技術總監李維菁就《汽車標準化工作經驗交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亞麗就《標準引領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副研究員洪梅就《中醫臨床名詞術語系列國家標準研制體會》作報告,便于與會者借鑒行業內外標準化工作經驗,把握工作實踐中的關鍵環節。
? ? 在專題報告環節,分別邀請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郭義就《中醫藥標準化教材解讀》、遼寧中醫藥大學講師楊茗茜就《中醫標準學課程建設及思考》、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教授陳薇就《中醫臨床實踐指南制定方法》、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化辦公室負責人蘇祥飛就《中醫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及有關工作思考》作報告,便于與會者在標準化工作的各專項領域深入了解和思考。
? ? 會議還設置了“中醫藥標準化學術交流‘面對面’”環節,邀請郭義、龐國明、李延萍、劉軍、亢澤峰、高穎、姜泉、謝雁鳴等8位專家圍繞中醫藥標準體系頂層設計、中醫藥標準化人才培養、中醫藥科技成果向標準轉化、中醫藥標準推廣應用及實施評價等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 楊明會、朱立國、高月、郭義、張洪春、高穎、謝雁鳴、付強、姜泉、毛靜遠、蘇祥飛以及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教授趙雪分別主持會議相關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