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所在位置: 首頁 > 會議紀要
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九次中醫診斷學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發布日期:2008年10月6日

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主辦,云南中醫學院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九次中醫診斷學學術會議”,于2008年7月18日至22日在云南省大理市蘭林閣酒店會議室召開。來自全國24個省市的中醫院校、科研單位以及云南大理市衛生系統的代表約一百二十名參會。
    本次會議共收到108篇論文,歷時三天的學術會議分別在證的標準研究、證的要素研究、四診研究、辨證方法體系研究、中醫病證規律研究、臨床報道、實驗研究、教學研究、特色診法及民間診法研究等九個方面分別做了相關研討。
    會議于19日上午8時開始,由云南中醫學院副院長鄭進教授主持,開幕式上中醫診斷學分會主任委員朱文鋒教授作了重要講話。首先肯定了過去一年來中醫診斷學科取得的成績,并確定了本次大會討論的主題,即證的診斷標準化研究。會議還邀請了云南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葛元靖、大理市醫學會會長蔣安名先生參加,他們分別發表講話,熱烈歡迎全國各地代表參加本次會議,并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會議分以下三個流程進行:
    第一流程:開幕式
    主持人:鄭進教授
    1.中醫診斷學分會主任委員朱文鋒教授致開幕詞
    (1)肯定了承辦單位的相關工作,并感謝云南中醫學院、云南省及大理市相關單位和領導的協助和支持。
    (2)肯定了去年中醫診斷學學科取得的成績。
    (3)明年學科會議預定在陜西西安舉行。
    (4)學會承擔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法操作規范標準”,并作為本次會議的一個議題。
    2.大理市醫學會會長蔣安名先生講話
    (1)代表大理醫務工作者歡迎參會人員,并感謝承辦單位。
    (2)肯定了本次會議的召開對大理中醫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云南省中醫藥學會葛元靖副會長講話
    (1)代表云南省學會會長詹文濤教授及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俊德祝賀大會召開。
    (2)感謝各單位對云南的關注,認為本次會議的召開,學習氛圍濃厚,對促進中醫學中醫診斷學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對云南省的醫學發展和提高起到促進作用。
    4.云南中醫學院副院長鄭進教授講話
    轉達了云南中醫學院郭玉鑒書記和李慶生院長對與會代表的問候,并代表云南中醫學院全體師生熱烈歡迎各位參會代表。

第二流程:學術交流
    主持人:吳承玉教授、王憶勤教授、李燦東教授、陳雪功教授
    (一)陳家旭教授做了《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研究的方法探討》的報告,認為目前證候研究沒有形成“金標準”的情況下,應根據系統性、復雜性科學的要求,實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加強證候概念及專業術語的規范化研究。
    (二)黃碧群教授做了《常見證診斷標準制定的意義與方法》的報告,認為常見證診斷標準的制定,應以臨床準確辯證為目標,堅持整體辯證特色,不能按照西醫制定疾病診斷標準的思路與模式。應進行整體科學設計,統一研究方案,全面、規范、合理的完成100個以上常見證診斷標準的制定。
    (三)朱文峰教授做了《中醫常見證診斷標準試行制定的說明》的報告,所做的“常見證診斷標準”具有證候規范、全面,整體辯證,有利于型鑒別,定位、定性、定量,辯證較準,適用面較廣等優點,但存在局限性,應遵循操作規則,以利辯證準確。
    (四)嚴石林教授做了《重新思考“異病同治”中“證”的內涵》的報告,提出“異病同治”中的“證”必須進行細化分型才能使辯證細致精確,有效指導臨床實踐,為中醫實現證候診斷標準客觀化探索新的思路。
    (五)王天芳教授做了《基于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經驗辯證的抑郁癥、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腎功能衰竭證候與證候要素分布特點的研究》的報告,其病證結合的指導思想下,采用臨床流行病學橫斷面調查的方法,對抑郁癥,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腎功能衰竭三種疾病基于經驗辯證的證候及證候要素分布特點,并分析三種疾病證候要素地區分布差異。
    (六)吳承玉教授做了《五臟病為特征及基礎證的研究》的報告,以相關傳統辯證方法實質內容為依據,確定病位證素與四診癥狀的相關性,對五臟系統病位證素特征及五臟基礎證進行規范研究。
    (七)鄭進教授做了《關于中醫定義的重新思考》的報告,從中醫定義重思考的必要性“中醫”定義的中醫背景,及中醫與不數民族醫藥的關系,認為中醫的定義與少數民族醫藥存在著一種交融狀態,理清其關系,重新定義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事業發展脈絡的重要環節。
    (八)王憶勤教授做了《中醫四診信息采集與分析方法研究探討》的報告,認為中醫四診采集的量化技術是中醫證候規范化的前提,通過吸取和借鑒現代多學科的理論思想及最新技術手段和方法,進行了中醫脈診、舌診、面色診等檢測系統的研究。
    (九)許家佗教授做了《淺析中醫辨證信息化研究現狀》的報告,通過近年來中醫辨證信息化研究文獻的分析與展望,探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信息化中醫辨證體系研究及方法。
    (十)陳雪功教授做了《IgA腎病氣陰兩虛證動物模型的研制與方藥反證》的報告,通過建立IgA腎病氣陰兩虛證的模型,研究IgA腎病氣陰兩虛證的微觀機制。 
    (十一)胡志希教授做了《早發冠心病血瘀證痰濁證面部光電血流容積特征及與氧合血紅蛋白的相關研究在教學研究方面》的報告,通過探討早發冠心血病瘀證面部光電血流容積特征及氧合血紅蛋白的關系,得出心臟功能減退與大動脈相順應性降低是血瘀證痰濁證基本病理改變之一;血流容積主波幅與氧合蛋白呈正相關關系,二者可作為輔助診斷指標之一。
    (十二)李燦東教授做了《高尿酸血癥中醫證素特點的臨床研究》的報告,通過選擇高尿酸血癥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證素辨證方法研究其病位、病性證素,并進行聚類分析。
    (十三)陸小左教授做了《淺談中醫診斷技能訓練》的報告,通過多種方法開展中醫診斷學技能訓練,以適應現代中醫教育理念與模式的改變,突出中醫診斷時間能力的培養。
    (十四)薛曉琳教授做了《疲勞自評量表的研究及應用》的報告,通過參照心理測量學的相關方法,在理論構念及臨床訪談的基礎上,通過對預試樣本的結果分析,進行項目分析及項目篩選,初步確定量表項目后,并在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區分度、信度及結構效度。
    (十五)劉燕平教授做了《中醫創新教育現狀與教師創新教學能力培養的探索》的報告。根據教育法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提出中醫院校要為創新型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促進教師創新教學意識和創新教學能力的提高。

第三流程:閉幕式
    主持人:王天芳教授
    王天芳教授致閉幕詞
    ①總結了本次會議,本次會議共收集108篇文章,約120名代表,其中中青年代表較多。
    ②在癥、證規范標準化的主題的討論中本次會議達成兩點共識,一是由湖南中醫藥大學的朱文鋒教授牽頭制訂的“中醫常見證診斷標準”;二是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天芳教授牽頭研制的“疲勞的自評量表”,均作為學會推薦使用工具上報給中華中醫藥學會。
    ③總結了之前中醫診斷學會的工作,并希望把九五以來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及相關的經濟效益呈報給學會,并希望大家把中醫診斷學學會發展的成果寫成發展報告投寄中國科協。
    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中醫診斷學學會制訂望、聞、問、切四診標準化研究的操作規范。
    ⑤預計今年10月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開辦中醫診斷學醫資培訓班,主要研討中醫診斷學本科教學中診法辨證中的疑難問題,及碩士、博士生的培養方案等。
    ⑥初步擬定下一屆中醫診斷學術會議在西安舉行,由陜西中醫學院承辦。
    本次會議學術氛圍濃厚,代表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各抒己見,會場討論熱烈,最后大會圓滿成功。 

 

2008年7月22日

相關鏈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聯系我們 | 技術支持 | 問題反饋

中華中醫藥學會  京ICP備1706976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Copyright ? 2007 - 20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遂昌县| 扎兰屯市| 江阴市| 黑龙江省| 寿宁县| 凤翔县| 嫩江县| 广安市| 林甸县| 漠河县| 什邡市| 钟祥市| 岢岚县| 汕头市| 云霄县| 庆阳市| 房山区| 沙田区| 娄烦县| 万州区| 神农架林区| 岳西县| 宜都市| 双江| 合阳县| 高州市| 临沧市| 昌邑市| 阳山县| 黄龙县| 金山区| 明水县| 将乐县| 栖霞市| 通城县| 平度市| 连云港市| 尉犁县| 正安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