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在线视频播放,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高清性欧美,日韩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在线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所在位置: 首頁 > 會議紀要
2010全國中成藥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發布日期:2011年1月11日

2010全國中成藥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

    為促進中成藥研發、生產、使用和管理等環節及各部門間合作,同時加強軍隊與地方中醫藥學術交流,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和全軍中藥專業委員會主辦、解放軍302醫院和沈陽軍區總醫院以及遼寧省藥學會承辦、成都地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0全國中成藥學術研討會,于8月13日至15日在沈陽召開。中國工程院李連達院士,中國中藥協會會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房書亭教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杜曉曦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醫中藥學科王昌恩主任,總后衛生部周登峰助理,沈陽軍區衛生部王佳副部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部劉平副主任,沈陽軍區總醫院徐興林政委等領導出席并致辭。
    同時,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和全軍中藥專業委員會召開了換屆改選會議。在本次會議上,全軍中藥研究所所長肖小河研究員被全體委員一致推選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和全軍中藥專業委員會的新一屆主任委員。
    本次大會盛況空前,來自全國全軍各大醫院、科研機構及企業的36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圍繞“創好藥、制好藥、用好藥”這一主題進行了學術研討。大會特邀院士及20余位國內知名專家向大會作了專題報告,介紹了中成藥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動態,報告了系關中成藥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的的熱點問題和解決出口。
    (一)中藥安全性評價
    中藥安全性已成為了當今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熱點問題和中醫藥研究的重大課題。李連達院士和杜曉溪主任分別作了有關中藥安全性的精彩報告。中藥安全性研究的關鍵科學可歸納為“兩個闡明”和“兩個保障”。 “兩個闡明”就是兩大任務:一是要科學闡明中藥不良反應的客觀真實性,即要明確中藥是否有毒、毒性大小、毒性靶器官、毒理學機制等。二是要闡明中藥合理制用減(避)毒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兩個保障”就是兩大目標:一是釋除人們對中藥安全性的擔憂,保障人們用藥安全。二是弘揚中醫藥安全性的巨大優勢,保障和促進民族醫藥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中成藥有效性再評價與提高
    有效性是藥物的根本屬性,總體來說中藥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亟待提高。會上,國家藥審中心審評二部張磊部長作了“什么是好藥,如何創好藥”的報告,江西中醫學院楊明副校長作了“中成藥上市后再評價的策略”的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中藥有效性評價研究應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一是要以防治常見病和重大疑難疾病中成藥為切入點,采用包括循證醫學分析在內的現代研究分析方法,對中藥新藥和已上市品種的療效進行科學、嚴謹、規范、客觀的評價實現優勝劣汰,推出一批療效確切、特色突出的國家中藥精品。二是要以中藥量—效(毒)關系研究為切入點,尋找和確定中藥安全有效的“治療窗”,合理增加中藥劑量,這可能是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的重大舉措。有的中藥療效平平或者不夠確切、劑量偏低是其重要原因。“中庸思想決定論”、“超劑量風險論”等是中藥劑量長期偏低的幾大淵藪。
    (三)中藥藥效物質篩選與辨識
    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與作用機理是中藥現代化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也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之間最易實現溝通并形成共識的研究領域。目前中藥藥效物質的篩選與辨識主要有4種模式:①傳統的植化分離與辨識模式;②活性示蹤的植化分離與辨識模式;③基于生物色譜的中藥藥效物質篩選與辨識模式;④基于數據庫知識挖掘與計算機虛擬篩選的中藥藥效物質辨識模式。上述篩選與辨識模式各有利弊,肖小河課題組首次提出和實踐基于敲出敲入的藥效物質辨識新模式,促進新藥發現,是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思路。
    (四)面向臨床的中藥標準化研究
    會上,肖小河主任委員作了“面向臨床的中藥標準化研究”的報告,指明了質量控制的新的發展方向,得到與會專家的極大興趣和關注。“成分論”模式既難以保證中藥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也難以關聯或反映其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鑒于現行中藥質量控制管理的現狀和問題,同時比較分析中藥與生物制劑和化學合成藥生產質量控制管理模式的差異性和合理性,應借鑒生物制劑生產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建立以生物評價為核心的中藥生產質量控制體系,即建立基于道地優級藥材和生物效價檢測的中藥質量控制模式和方法,從常規、化學和生物活性/效價多重角度共同把關中藥內在質量,逐步構筑和完善能體現中醫藥特點的、力求“我主人隨,兼容并蓄,普遍認可”的中藥質量標準體系,從常規、化學和生物多重角度共同把關中藥內在質量,以進一步保證中藥產品的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組委會研究決定,2012年在廣州舉辦下一次中成藥學術研討會,由廣藥集團承辦。

中成藥分會
2010/8/24

相關鏈接
GO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園東街甲4號

聯系我們 | 技術支持 | 問題反饋

中華中醫藥學會  京ICP備1706976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01699號

Copyright ? 2007 - 20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尼木县| 富裕县| 中江县| 大关县| 交口县| 繁昌县| 梧州市| 阳东县| 双城市| 腾冲县| 永泰县| 清徐县| 沧源| 德化县| 洛宁县| 金沙县| 新蔡县| 辉县市| 理塘县| 宁化县| 应用必备| 东兰县| 临泽县| 东港市| 农安县| 云南省| 松阳县| 嘉峪关市| 彭水| 淄博市| 丁青县| 湘乡市| 根河市| 彰化县| 呈贡县| 洱源县| 浦东新区| 栾城县| 自贡市|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