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2011年學術分會于2011年6月24日至2011年6月26日在上海舉行。
這次大會是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一次盛會,在全體代表的真誠支持,共同努力下,全體代表認真研討了中醫外科的發展現狀,展望了中醫外科未來的發展方向。
開幕式上,嚴世蕓會長、謝建群書記、李曰慶教授指出了全國中醫外科面臨的問題:部分地區中醫外科發展有萎縮的跡象;有被西化的趨勢。在這樣嚴峻的形式下,我們召開此次會議意義重大。這次會議的召開為中醫外科在今后發展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本次大會共有200余位專家參會,收集會議論文100余篇。與會代表中16位代表做了學術報告。上午報告的內容涉及到奚九一教授《脈管病新療法探索》、唐漢鈞教授《頸部惡性腫瘤診治心悟》、裴曉華教授《中醫外科學科建設的若干進展與機遇》何清湖教授的《從中西外科的比較談外科中西醫結合的思路與方法》、劉勝教授《乳腺癌術后抑郁障礙中醫量表的研制》等學術報告。下午各位專家主要介紹了各自在中醫外科領域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內容和所取得的成果。從報告中可以看出,研究采用的方法先進,研究深度在不斷增加,論文水平越來越高。我們欣慰地看到,不但論文集中臨床應用方面的文章有了大幅度增加,而且也有來自基層的代表介紹了自己的臨床經驗,說明中醫外科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也看到,學術報告都非常精彩,學術氣氛十分濃厚。我相信,如此濃烈的學術氣氛必將對中醫外科的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中醫外科作為中醫學的二級學科,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學科的建設不斷的加強,中醫外科的特色療法得到了充分的推廣運用。在國家“十一五”支撐、國家自然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外科的特色等到了全國的認可。
展望未來,面對以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為特征的21世紀,我們深知中醫外科面臨新的挑戰;面對中醫外科改革和發展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感到中醫外科對祖國衛生事業的沉重歷史責任,任重而道遠。我們將無怨無悔地為之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為此,我們要團結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執行國家發展中醫科技事業的方針和政策。充分發揚學術民主,提高醫學科技工作者的業務水平,促進中醫外科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中醫外科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中醫外科技術隊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中醫外科技術為人民健康服務,團結一致,艱苦奮斗,扎實工作,開拓進取,開創中醫外科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