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25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承辦,北京市中和亞健康科學研究院、北京三和同舟會議會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九次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治未病、亞健康學專家、學者200余人出席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以“智慧中醫 健康中國”為主題,圍繞亞健康新學術動態、智慧中醫、亞健康服務模式、亞健康診斷標準和中醫藥干預評價體系建立、亞健康服務規范等展開了深入研討。
(圖示: 亞健康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九次治未病及亞健康防治論壇會議現場)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機關服務局局長孫濤教授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他指出:中醫亞健康學隨著中醫藥的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隨著時間的推移,中醫亞健康學在社會上產生的反響也愈發熾烈,對現今健康形勢的影響益發深遠。亞健康學的構建與完善必將為國家全面推進醫療服務,推動中醫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示: 亞健康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孫濤教授做講話)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臨床評價中心主任何麗云教授做了年度工作報告,對2018年工作進行總結,并對2019年工作做出規劃。
(圖示: 亞健康分會主任委員何麗云教授做講話)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中醫大數據中心助理主任黃新霆教授圍繞智慧中醫健康中國的會議主題做了關于《互聯網+大數據AI助力中醫藥惠民》的專題報告,主要從中醫藥國家戰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國家戰略角度展開對建立大健康、診療、研究等三大閉環,經過中醫智能辨證論治的六步,對新思維下的中醫辨證論治基于大數據的模式及架構進行了全方位新視角的論述,為亞健康領域在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思路發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還邀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技術方法專家黃煒教授作了《淺談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報告,其獨特的學術觀點為加強亞健康人才隊伍建設,構建符合亞健康人才成長特點的人才培養體系,開展特色、傳承與創新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會上,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馬界博士,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國瑋教授,杭州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楊勇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賀振泉教授,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務部主任朱路文博士,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王燕申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以”整固療法”為脊柱調養的治未病理論運用》、《跨界與融合中醫的發展與未來》、《生命健康產業的現狀及前景展望》、《治未病學科的機遇與挑戰》、《大力開展茶療養生,打造亞健康服務新模式》、《穿戴式中醫康復設備研發與應用》、《中醫可視化紅外數字診斷技術—-國家中醫藥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成果應用及轉化》的學術報告,讓與會者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