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醫紅外熱像采集與分析技術規范》發布暨解讀會在廣西柳州順利召開。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化辦公室負責人蘇祥飛,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玉瑋、整合醫學分會會長暨中國女醫師協會中醫專委會主委雷燕,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姚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與鑒定系主任劉春生,柳州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劉金紀,柳州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易平、院長周曉玲,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同行參加會議,并共同見證《中醫紅外熱成像采集與分析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發布儀式。
? ? 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北京鷹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牽頭起草的《技術規范》依次通過提案、申報、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等階段,于2023年4月17日正式獲批發布。該規范嚴格按照學會的要求制定并完成,旨在促進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加快中醫診斷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進程。
? ? 會議期間,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洪娟教授圍繞《技術規范》制定背景、制定過程及主要技術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標準制定共同牽頭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雷燕研究員做了《基于紅外熱像技術探究痰濕質代謝綜合征熱結構特征及中藥干預作用》學術報告,介紹了應用紅外熱像團體標準開展中醫臨床和復方研究的心得體會。柳州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負責人劉靜副主任醫師介紹了《中醫紅外熱像采集與分析技術規范在治未病中的應用》,北京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朱莉莉博士則基于《人體生命熱力學》解讀了《中醫紅外熱像采集與分析技術規范》,鷹眼智慧中醫的王樂平博士分享了《中醫紅外熱像采集與分析技術規范在科研中的應用方法》。通過解讀與培訓,對推動中醫紅外熱像臨床應用以及中醫藥創新協同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