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2019年12月7日-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溫病學、感染病學、傳染病學、臨床相關學科、科研方法學、藥學等多學科專家學者500余人參加了會議。
12月7日晚,召開了換屆選舉會議。選舉產生了感染病分會第六屆委員會。教育部中醫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全國中醫藥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教授當選為主任委員。換屆會議結束后,召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黨的工作小組成立會議,谷曉紅任組長,牛陽、呂文亮任副組長。
(陶曉華副校長主持開幕式)
年會開幕式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陶曉華教授主持。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國醫大師晁恩祥、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楊進、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劉景源、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姜良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王融冰、南京中醫大學教授馬健、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谷曉紅等領導和專家出席開幕式。
(劉平副秘書長講話)
中華中醫藥學術部主任莊乾竹宣讀了感染病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要成員名單。劉平副秘書長在講話中對感染病分會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彰顯學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二要弘揚大醫精誠的核心價值,激勵原始創新思想的產生;三要以傳承為根基,加大感染病經典理論與歷代文獻整理研究力度;四要以創新為動力,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五要加強學科交叉,倡導跨界融合;六要持續打造活動品牌,構建中醫感染病學術高地;七要加強人才培養,筑牢學科發展基礎。
(谷曉紅主任委員講話)
谷曉紅主任委員在講話中支出,提出感染病分會將重點開展“八項工作”:一是以分會黨的工作小組為組織保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二是搭建融合創新的學術平臺;三是守正傳承,加強溫病學經典的研究與學習;四是精術誠道,推動溫病學教學改革;五是道術結合,加強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創新研究;六是提升服務基層的能力,牢固基層中醫溫病學陣地;七是促進學科領域的標準化建設,發揮中醫藥獨特作用;八是大力培養青年人才,組織申報“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劉平副秘書長為谷曉紅主任委員頒發證書)
(特邀報告專家)
(特邀報告專家)
國醫大師晁恩祥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姜良鐸教授、劉建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地壇醫院李昂院長、南京中醫藥大學楊進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東教授、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肖小河研究員、山東中醫藥大學張思超教授等著名專家,分別就各自研究領域做學術報告,精彩紛呈。
大會收到全國各地學者的論文投稿百余篇,內容涉及到溫病學和感染性疾病的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實驗研究,包括名老中醫傳承的研究,以及教學研究等內容。經過專家多輪評選,最終推選10篇論文進行了大會現場匯報交流。
會議充分體現出廣大同道對中醫藥防治感染病的信心,對中醫溫病學經典傳承的決心,對中醫藥創新發展助力的齊心,體現出感染病分會作為全國溫病和感染病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作用,達到了預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