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目 摘 要
項 目 名 稱 中醫絡病理論及現代生物學內涵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 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中醫科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項目簡介:
絡脈絡病理論是中醫學術體系的獨特組成部分,有著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本課題系統梳理了幾千年來絡病學說的淵源和沿革,研究了絡病的發病因素、發病特點及病機演變過程,初步建立了絡病的理論框架,指出絡脈系統、絡病機制為其兩個基本體系,絡脈系統是維持機體內穩態的功能性網絡,具有溝通表里、貫通營衛、環流經氣、滲灌氣血、互化津血的生理功能,明確將“絡”作為人體生理的重要物質基礎及疾病在體內傳變的中心環節;絡病是以絡脈阻滯為特征的一類疾病,其病理機制總為瘀、虛、痰、毒,而“瘀毒阻絡”是絡病形成和遷延的基本病機,也是多種病證在“入絡”階段異病同治的病理基礎,“治絡”的原則就是疏通絡脈和透達毒邪。闡發了“病絡與絡病”的演變轉化過程,認為“絡病”反映了瘀毒阻絡的病理狀態,而“病絡”則是絡脈病變的一種病理過程。指出了絡病與血瘀證和微循環障礙在病機概念上的異同,并首次提出血管內皮損傷和功能失調可能是絡病發生的病理基礎,也是中、西醫對絡病認識的交叉點。同時,將絡脈絡病的理論引用到動物實驗中,多指標、多層次地觀察了絡脈病變“虛”、“瘀”、“毒”等病理變化和中藥的干預作用。運用大量的現代生物學語言描述中醫絡病理論的病因病機,認為中醫絡病中血行不暢、絡脈失養、氣血瘀滯、津凝痰結、絡毒蘊結等病理變化涉及了血管活性物質調控異常、血管內皮細胞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損傷機制、細胞外基質代謝異常、細胞因子及信號傳導通路調控異常等生物學內容,從而部分的實現了中醫基礎理論與西醫基礎理論實質性的銜接。本研究弘揚了中醫絡病理論,揭示了中醫絡病的病理實質和現代生物學內涵,豐富了絡病的證治內容,為中醫異病同治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
共發表學術論文17篇,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引文數據庫》收錄和引用135次,單篇引用達46次。本研究有關病絡和絡病的病理實質及現代認識被廣泛應用于探討臟器纖維化、糖尿病腎病、血管性癡呆、眼底病、高血壓病、冠心病、中風、腫瘤等病理過程,推動了中醫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結合,開辟了絡病研究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