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項目為中西醫結合應用基礎研究。
2.主要研究內容:
1)MIF與實驗性關節炎關鍵性炎性細胞因子的相關性:建立膠原誘導關節炎(CIA)大鼠模型,免疫組化法和ELISA檢測結果表明,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在CIA大鼠血清、滑膜組織表達明顯增強,且血清MIF水平與AI及血清TNF-α和IL-1β呈正相關關系,提示MIF作為上游細胞因子在關節炎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2)雷公藤有效成分對體外培養成纖維樣滑膜細胞MIF及TNF-α、IL-1表達的影響: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雷公藤多甙和雷公藤甲素)含藥血清對體外培養成纖維樣滑膜細胞增殖具有顯著抑制作用為,單藥最佳作用濃度20%;配伍組以10%雷公藤甲素配伍30%來氟米特含藥血清抑制作用最強;對MIF表達的抑制作用以雷公藤甲素配伍來氟米特組最佳。
3)雷公藤有效成分聯合應用對實驗性關節炎的治療作用:雷公藤甲素對大鼠CIA具有顯著治療效應,雷公藤甲素與來氟米特配伍在治療大鼠CIA方面顯示出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其作用機制與下調MIF及TNF-α和IL-1β表達、抑制成纖維滑膜細胞增殖等有關。
4)RA患者MIF表達與病情活動的相關分析: RA活動組患者血清MIF水平顯著高于緩解組及正常對照組,且與炎性指標(IL-1β、TNF-α、ESR、CRP、PLT)、關節腫脹指數和關節壓痛指數均呈正相關,而與年齡、病程、晨僵時間和RF-半定量則無相關性。該結果提示,血清MIF水平可作為RA病情活動的血清標志物。
3.特點:該研究從動物模型、滑膜細胞及臨床觀察等多層次證實MIF與炎性細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相關性,并探索雷公藤有效成分對RA關鍵性炎性細胞因子TNF-α和IL-1β及其上游調控因子MIF的拮抗作用,以期發現并建立中藥治療RA的新靶點和新途徑。
4.應用推廣情況:該項目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篇,2次參加國內及國際學術會議交流,相關研究受到同行關注;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登記,并獲得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