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作為肺癌治療的主要手段,常因其毒副反應發生率高,使部分患者難以耐受而中斷治療,嚴重影響了治療的效果甚至導致嚴重并發癥而死亡。尋找減輕和緩解化療藥物毒副作用的方法和藥物已經成為腫瘤學科的重要命題之一。
該項目以非小細胞肺癌為研究對象,創新引入時間藥理學概念,從臨床研究、動物實驗和體外研究角度探討中藥制劑消巖湯配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進行減毒增效的系列研究,為制定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最佳臨床方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消巖湯是本課題組集數十年臨床經驗所得的院內制劑,其主要功效為扶正、解毒祛瘀。前期研究證實以解毒祛瘀法為治療原則的消巖湯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對化療的“減毒增效”作用,以此法為基礎的課題《解毒祛瘀法對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分別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為進一步驗證消巖湯治療惡性腫瘤的療效,以及該方對化療藥物減毒增效的作用機制,本課題組進行了系列的研究,臨床結果示:消巖湯與手術、放化療結合應用對肺癌具有有良好治療作用,且用藥安全,無不良反應發生。研究發現消巖湯提前7天、3天配合化療治療肺癌,在減輕化療毒副反應、改善患者癥狀體征、提高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以上系列研究的基礎上,為優化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創新性將時間藥理學、中藥時辰學理念引入到中醫藥對化療藥物減毒增效的療效觀察,闡明中藥(消巖湯)在不同時段參與氣虛毒瘀型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方案的時效關系,確定中藥介入化療方案的最佳時機,探索時效差異機理。臨床于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采用多中心、隨機雙盲大樣本量試驗方法觀察于化療前7天、3天和化療同期,分別給予消巖湯口服,參與非小細胞肺癌的化療,結果表明化療前7天、3天使用消巖湯的患者,從近期療效,臨床證候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免疫功能、腫瘤標志物、K氏評分、以及患者骨髓抑制、肝腎功能、消化道等化療毒副反應方面均顯示出較好的優勢。為進一步揭示中藥介入化療“減毒增效”的機理,進行動物實驗結果顯示:消巖湯改善化療引起的胃腸道反應可能的機制為阻斷5-HT及DA受體;消巖湯在提高lewis肺癌小鼠免疫器官及細胞免疫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體外培養細胞結果提示,消巖湯含藥血清可降低瘤細胞線粒體膜電位、升高細胞內鈣離子含量、降低細胞內PH通透性。同時,觀察發現該方對PG和PAa細胞凋亡有促進作用。其中,提前7天組應用消巖湯組效果明顯,進一步揭示了消巖湯正向干預化療的時效關系。
該項研究從中西藥時效相互作用這一高層次上探索消巖湯對化療藥物減毒增效作用的影響,開拓性地探討了治療肺癌的新領域,初步揭示了時間藥理學應用于中醫藥對化療藥物減毒增效的科學內涵,這種多中心、大樣本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規范化方案的循證醫學研究,優化了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案,為提升了天津市對惡性腫瘤的防治水平,為培養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和學術團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符合中藥現代化和中藥走向世界的時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