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頑固性皮膚病,中醫藥治療本病療效肯定,但當前其診療尚缺乏規范化研究,大多憑借經驗進行治療,其療效難以重復難以得到西醫同行的認可。本項目從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診療規范入手,對尋常型銀屑病的整體治療及相關發病機制進行了系列性研究。
主要技術內容和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基于“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診療規范研究”(中醫科學院臨床優勢病種臨床項目),總結名老中醫銀屑病辨證治療規律,規范了中醫藥對尋常型銀屑病的診斷與治療,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銀屑病中醫診療常規及臨床數據庫,形成資源共享平臺,并通過大樣本臨床研究證實其可實施性。從銀屑病的中醫診斷、治療、療效評價等方面做了完整的闡述,首次提出了銀屑病“一則三證多兼挾”的辨證治療體系。
2. 基于“尋常型銀屑病的中醫體質特點研究”(廣安門醫院科研基金),本研究顯示了北京地區漢族尋常型銀屑病患者體質類型的一些分布規律,從中醫體質這一新的角度認識銀屑病的發病和復發,分析了尋常型銀屑病的中醫體質特點,為本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豐富了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內涵。
3.基于“愈銀方藥浴聯合NB-UVB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療效評價研究”(廣安門醫院科研基金),建立了優化的中醫外治療法體系,結果顯示中藥藥浴與NB-UVB聯合應用,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少紫外線治療累積量,減輕紫外線照射的不良反應。
4. 基于“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臨床實踐指南”(中國中醫科學院與WHO西太區合作項目之一),完成了《尋常型銀屑病中醫臨床實踐指南》,其中文版已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5. 基于“活血解毒法對銀屑病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探討銀屑病的發病機理和活血解毒方對銀屑病治療的分子機理,揭示中醫藥治病的分子基礎和科學內涵,為開拓新的藥物作用靶點,為攻克尋常性銀屑病的難點-銀屑病血瘀證提供新的依據。
6. 基于“中藥對銀屑病相關抗原Pso p27表達的干預”(課題來源于挪威科技大學),利用免疫熒光技術,首次探討Pso p27在銀屑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中醫藥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對Pso p27表達的干預作用,證實了中藥治療銀屑病的部分作用機制。并以此為基礎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銀屑病抗原Pso p27啟動進行期銀屑病發病及清熱涼血解毒法干預”。
2008-2010年,共新增收入398.7萬元,每年門診診治銀屑病患者達近3萬人次,病房收治銀屑病患者近200人次,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制定的“銀屑病中醫診療規范”,在科室內推廣,提高了臨床療效和社會知名度,門診量顯著增長。同時吸引了全國各地大量進修醫師學習,把我們的經驗推廣到了各地,促進了全國范圍對銀屑病相對規范治療,并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白疕(銀屑病)診療方案提供依據。本項目共在國內外發表9篇文章,參加編寫書籍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