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中醫臨床研究學術論壇上的講話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 吳剛
2010年12月19日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很高興受邀參加“全國中醫臨床研究學術論壇”。首先,我謹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向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表示誠摯的問候!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加強中醫臨床研究,擴大中醫藥服務面,提高臨床療效”。我認為,這一主題抓住了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從宏觀上講,任何一種醫學都是以臨床療效作為宗旨和歸宿,中醫藥學在其形成和發展的幾千年中,都是以不斷提高臨床療效為基礎的,而這種基礎是以實踐經驗為前提,因此,解決臨床難題,提高臨床療效,才能真正發揮中醫藥學的優勢。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醫藥事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機遇。一是中醫藥事業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明顯提升。黨中央、國務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中醫藥工作,相繼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作為醫改的重要配套文件,國務院專門出臺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時期推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中醫藥在新時期的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各地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推動力度前所未有。許多省(區、市)成立了省級中醫藥工作領導協調小組,不少省份以省(區、市)政府名義召開了發展中醫藥大會,出臺了扶持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指導意見,并制定具體措施,加大了對中醫藥的投入,加強了中醫藥管理機構建設,為中醫藥事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三是廣大人民群眾信賴中醫藥、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轉變,對健康和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養生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中醫藥所具有的獨特優勢符合了人們的防治疾病和養生保健的需求,人民群眾接受中醫藥理念,學習中醫藥知識,選擇中醫藥服務,對中醫藥的需求不斷增長。四是國際社會和現代醫學對中醫藥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日益提高。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和環境相結合的模式轉變,現代的醫學理念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促進”為中心的轉變,中醫藥的天人合一、整體觀的理論思維和個性化辨證論治以及“治未病”健康保健方法的優勢和生命力進一步凸顯出來,國際社會和現代醫學對中醫藥的認識正在發生變化,中醫藥的理論和方法逐步得到認可。因此,當前中醫藥事業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我看到,今天參加會議的許多專家、學者,來自民間基層和和民營中醫醫療機構。民間醫藥和民營中醫醫療工作是我國中醫藥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滿足群眾多層次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是中醫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讓民間醫藥和經典傳承的中醫藥協調發展,只有堅持公立中醫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共同發展,才能逐步改變目前民間醫藥和民營中醫醫療工作相對滯后的局面,促進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使之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為了推進民間醫藥的挖掘整理和總結利用,推動民營中醫醫療機構的發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更多地參與到中醫醫療服務中來,形成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服務格局,我局于上個月在北京召開了首次全國民間醫藥暨民營中醫醫療工作座談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同志們:中醫臨床研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是簡單以實驗室的小白鼠為依據,而是要靠實實在在的患者來實施,既源于經典,又高于經典,更需回歸經典,它是現代科技手段與中醫藥臨床療效的有機結合。同時,對中醫臨床療效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背景、認知領域,更是任重而道遠。對民間單方、驗方和一些診療手段進行挖掘、整理、提高和推廣應用,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希望,今天的論壇,能對加強中醫臨床研究、擴大中醫藥服務面、提高中醫臨床療效,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并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工作順利!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