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北京中醫藥學會65個專委會的專家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衛健委和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的工作要求,發揮好學會的區域優勢、組織優勢和專家優勢,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彰顯責任擔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閃電馳援,奔赴一線
疫情防控初期,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北京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醫院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劉清泉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北京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齊文升作為全國第一批參與到抗擊新冠肺炎戰役的中醫專家,于1月21日赴武漢金銀潭醫院,會診60余位病人。同時探討分析新冠肺炎的病因屬性、病位、病機演變特點等,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促成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首份國家標準。
截至2月20日,北京地區分別以高級別專家組、國家中醫醫療隊一批、二批、市屬第一批醫療隊奔赴湖北武漢疫區,共派出隊員62名。
二、發布倡議,廣泛動員
2月8日,在北京中醫藥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北京中醫藥學會致全體會員倡議書》并轉發至100余家團體會員單位,號召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特色和優勢,為保障群眾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學術引領,臨床科研同步
充分發揮首都學術高地優勢,肺系病專業委員會在王琦院士、國醫大師晁恩祥及首都國醫名師杜懷棠、武維屏、劉景源、姜良鐸等專家指導下,廣泛搜集循證資料,制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藥綜合干預方案專家指導意見(草案)》,為北京市新冠肺炎恢復期病人提供中醫藥康復干預指導。
為更科學的指導臨床救治,學會主辦的《北京中醫藥》雜志緊急向馳援武漢的國家醫療隊、北京定點醫院一線專家迅速約稿,從2月初起陸續在中國知網以網絡首發形式刊發指導意見、證治探討、名家經驗、防治研究等學術論文9篇,為行業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討與研究提供依據。具體如下:
1.《武漢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綜合征中醫證治述要》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藥綜合干預方案專家指導意見(草案)》
3.《中醫藥治療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疾病探討》
4.《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40例臨床特點與舌象關系研究》
5.《北京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證候及病機特點初探》
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治實踐與體會》
7.《施今墨學術流派防治病毒性傳染病經驗》
8.《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防治思路探討》
9.《中藥香囊辟瘟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用探討》
2月12日,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發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診療手冊》,為臨床開展中醫藥診療提供參考。該手冊由學會劉清泉副會長、王琦顧問任主編,肺系病、急診、男科等專委會有關專家參與完成編寫。
四、線上線下,科普同行
學會邀請呼吸、急診重癥、應急等專業的40位中醫藥專家錄制視頻,向市民講解在新冠肺炎的治療、社區防治、常見病社區管理和居家調護等中醫藥知識100問,并通過“北京市新冠肺炎線上醫生咨詢平臺”網上咨詢答疑,該平臺已開通信息發布、權威科普、視頻播放、在線咨詢等功能。
同時,學會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組織專家從個人防護、合理用藥、日常養生等方面撰寫科普文章,共推送30篇疫情防控建議、科普文章和視頻。
五、凝聚力量,共同抗疫
學會專家積極參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建立的新冠肺炎中醫藥專家包區指導工作,由呼吸專委會主任委員王成祥、張紓難教授等20名專家組成專家組,深入20家定點醫院包片指導臨床、科研及恢復期干預;參與制、修訂《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第二版、第三版;參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新型肺炎中醫醫院防控督導專項檢查8次。開展診療方案、經典、臨床實踐案例、院感防護等20個模塊培訓課程,實現線上課程參訓人員過2萬。
學會企業會員單位紅日藥業捐贈價值近1400萬元疫情防控需求產品(血必凈注射液、紅日康仁堂全成分中藥配方顆粒“新型冠狀病毒預防方”、超思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等),并根據疫情防控發展需求持續進行捐贈;北京中醫醫院、廣安門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等會員單位免費發放新冠肺炎中藥防治湯藥,開展線上公益咨詢問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患者就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