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我會于2020年2月4日印發了《中華中醫藥學會關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倡議書》,號召廣大委員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優勢,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分會廣大委員積極行動,參與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診療或科學研究等相關工作中。從即日起,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將陸續推出各分會在抗疫中的工作進展。
(一)婦科分會組織專家制定《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專家建議(試行)》,各位委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2020年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頒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診療方案中有些中藥屬于妊娠禁忌藥。為落實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的要求,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救治新冠肺炎中的特色與優勢,并考慮孕婦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中華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組織專家制定了《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專家建議(試行)》,供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臨床診療時參考使用。杜惠蘭教授還對此專家建議進行了線上解讀,3800多名基層醫務人員在線參加了學習,提升了基層醫務人員對妊娠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醫藥防治能力和水平。
婦科分會各位專家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婦科分會顧問九十歲國醫大師夏桂成堅持出門診,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主任委員杜惠蘭組織線上義診平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婦科病人的看病問題;名譽副主任委員陸華依托四川省女醫師協會啟動“互聯網專家義診免費咨詢”;副主任委員劉雁峰錄制在線課程,執行停學不停課的教學計劃,并參加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專家講座錄制;常務委員韓璐主任醫師、委員劉娜參與好大夫在線與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聯合開展的“抗擊疫情我在行動”義診活動,提供咨詢診療意見上百條,并在醫院組織下開展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診療指南及防護等內容的培訓和羽絨服捐贈活動;委員金燕娜帶領團隊積極參與發熱門診值班,高速路口測體溫,門診導醫等活動;委員金玲麗與委員羅瑜、施月春組建了由生殖科、中醫科、男性科、心理咨詢共11名人員組成的團隊,利用休息時間,開展網絡義診服務,每天從金醫生微信公眾號發布值班人員信息及防控疫情溫馨小貼士、科普文章,該舉措被寧波市政協、寧海縣政協報道。
(二)耳鼻喉科分會組織專家制定并在學會官方微信和網站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中醫(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診療工作專家建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由于咽拭子核酸檢測取樣項目多由耳鼻喉科承擔,故耳鼻喉科是密切接觸感染源科室,為進一步規范專科操作,積極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降低該疾病在醫療機構內傳播風險,確保疫情期間中醫(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診療工作有序開展,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聯合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耳鼻喉科分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耳鼻喉口腔科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共同組織相關專家,積極采納四川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會意見,參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以及相關文獻,結合耳鼻咽喉科當前工作特點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中醫(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診療工作專家建議》。
(三)中醫體質分會相關專家及時編著學術專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治療提供學術指導
中醫體質分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專家組顧問、北京中醫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醫學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國醫大師領銜,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醫學專家組組長谷曉紅和急診分會主任委員、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劉清泉共同主編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診療手冊》,并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發行,《手冊》電子版同步免費共享。《手冊》既吸收了明清以來溫病學派的抗疫理論乃至近年來抗SARS的經驗,又融匯中西醫學,在以中醫思維為核心、病證結合為主線的基礎上借鑒了臨床流行病學、重癥醫學及現代藥理研究的成果,對于疫情的中醫藥防控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四)中藥基礎理論分會專家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開展線上教學,做到停學不停課
中藥基礎理論分會副主任委員鄧家剛教授牽頭的項目組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申請的“中-新合作開展廣西特色中藥壯瑤藥抗新型冠狀病毒活性評價及應用研究”;常務委員郝二偉研究員牽頭的項目組參與申請的“基于中泰天然藥材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分別獲得廣西科技廳首批戰“疫”國際科技合作應急專項資助。鄧家剛教授還研制鄧氏預防濕瘟方,在廣西聯通來賓公司、南寧宸益堂等企業以及南寧、欽州、北海、北京等地的群眾中使用,獲得廣泛好評;常委、浙江醫院中藥房主任萬曉青帶領相關專家,及時挖掘出了醫院臨床療效反饋良好的防流感驗方—–祛風清瘟散,迅速加工了2000余份,除了供臨床應用,還在兩院區的中藥房窗口、門診大廳、發熱門診等處不間斷提供這款防感茶,為該院患者和職工撐起“保護傘”。
中藥基礎理論分會專家精心備教《中藥學》在線教學。主委鐘贛生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講的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共享課《中藥學》已經在愛課程上線,副主委張冰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講的《中藥學》已經在超星爾雅網絡通識課平臺上線、《中藥用藥安全導論》慕課在愛課程網上線,副主委唐德才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主講的、江蘇省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中藥學》,常委崔瑛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主講的慕課在線開放課程《中藥學》,副主委楊柏燦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主講的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走近中藥》、上海市高校資源共享課《杏林探寶—帶你走進中藥》、《杏林探寶—認知中藥》以及慕課《中藥之多少》,秘書長張建軍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主講的網絡資源共享課《中藥飲片辨識》等等。正是這些基礎建設為非常時期《中藥學》線上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各個中藥學教學團隊能夠有“備”不慌,從容應對。
(五)心身醫學分會組織專家制定并在學會官方微信和網站發布《疫情應激的中醫心身調適專家指導意見》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為引導民眾運用中醫心身調適方法,穩定情緒、增強信心,參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組織專家擬定了《疫情應激的中醫心身調適專家指導意見》,供民眾參考。此外,心身醫學分會還組織專家開通了線上診療與心理咨詢,疫情期間,為守護公眾心身健康提供了綠色通道。
(六)風濕病分會相關專家奔赴抗疫一線參與救治,開展科學普及,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鄭福增帶領第三批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33名成員馳援武漢;委員吳沅皞、青年副主任委員汪榮盛、青年委員林曉蓉等作為所屬省份援鄂醫療隊隊員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委員邱磷安積極做好防疫科普宣傳,其制作的科普宣傳資料,發布在抖音、福建電視臺融媒體、騰訊醫典等十幾家媒體,被大量轉發,科普視頻點擊量達數億。
(七)仲景學說分會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指導百姓健康生活
仲景學說分會名譽主任委員王慶國教授通過遠程醫療,帶領團隊參與了河北省滄州地區,張家口地區包括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滄州市傳染病院等多家醫院的共計5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診療工作;2020年2月10日在現代中醫臨床雜志網絡首發《王慶國辨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案例與思路》,為業內同道交流互鑒、共抗疫情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臨床中醫藥干預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上述內容由學術部根據各分會報送的抗擊疫情階段性進展的文字材料整理,歡迎各分會及時報送抗擊疫情的階段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