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武漢,守護健康
—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抗疫紀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疫情的發展牽動著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全體委員的心,主任委員陳信義第一時間連線常務委員陳斌教授(武漢)詢問疫情,并通過分會微信群向全體委員發出了“鑒于目前瘟疫肆虐,請大家注意防護,聽從單位統一安排,積極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相信科學,不傳謠,不造謠,不在該群發表與政府步調不一致的信息,不公布與診療方案不一致的所謂驗方,以免誤導治療”的倡議,指導分會委員科學抗疫。血液病分會黨的工作小組組長董昌虎教授等每天通過小組微信群傳達中央和地方政府聯防聯控相關信息和舉措、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歷代瘟疫防治有關的中醫藥文獻和現代防控措施、營養保健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等科普知識,充分發揮了分會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抗疫一線紀實
分會常務委員陳斌,來自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她帶領分會委員王紅祥、劉尚勤、鄒亮及青年委員姜利軍、馮兵兵、許秉成等,從發熱門診檢診與防控,到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為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做出了積極努力(圖1-2)。
圖1.陳斌教授團隊在隔離病房
圖2.陳斌教授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在分會副主任委員江勁波教授帶領下,聶甜主治醫師、廖臘主管護師等堅守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至今,胡哲和曾文珍作為國家第五批(中醫)援鄂醫療隊隊員,赴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抗擊疫情23天,為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貢獻(圖3-4)。
圖3.醫護志愿者在方艙醫院
圖4.胡哲醫師帶領患者健身運動
分會副主任委員黃禮明教授,作為貴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教學醫院院長),除領導醫院積極抗擊疫情外,身先士卒,與分會青年委員陳濤馳援武漢,堅持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全力挽救患者生命(圖5-6)。
圖5.黃禮明教授在武漢方艙醫院
圖6.陳濤副教授分析患者胸片
分會副主任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史哲新教授,帶領血液科全體醫護人員積極抗疫。同時,積極發揮天津市中醫藥學會與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作用,配合天津市衛健委,組織、動員委員全力抗疫(圖7–8)。
圖7.天津醫護人員在武漢隔離病房
圖8.天津醫護人員在病房
分會副主任委員夏小軍,作為甘肅省腫瘤醫院院長,除領導醫院抗疫防控工作外,積極配合甘肅省衛健委開展抗疫工作,協助推薦甘肅省腫瘤醫院、甘肅省慶陽市中醫院援鄂醫療隊人員,并圓滿完成了援鄂抗疫任務(圖9-12)。
圖9.甘肅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景麗萍
圖10.甘肅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王燕
分會副秘書長劉欣教授,響應分會號召,積極動員和組織遼寧省中醫藥學會、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同仁馳援武漢,如遼寧省大連市中醫院王飛雪副主任醫師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40余天(圖11–12)。
圖11.遼寧王飛雪馳援雷神山醫院
圖12.雷神山醫院外景全圖
二、各地抗疫紀實
分會顧問孫偉正教授、楊文華教授以及名譽副主任委員周郁鴻教授積極為當地醫院及科室抗疫工作獻計獻策。陳志雄教授、李鐵教授、侯麗教授、胡曉梅教授、陸嘉慧教授、楊淑蓮教授、徐瑞榮教授、劉清池教授、孫雪梅教授、葉寶東教授、藍海副院長、曾英堅主任、陳佩主任、朱文偉主任、羅梅宏主任、申小惠主任、王金環主任等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領導科室抗疫,為醫院抗疫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分會同仁樹立了榜樣。
據不完全統計,自疫情發生以來,分會共有260名委員直接或間接地投入當地抗疫工作。
分會委員、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張會永醫師,青年委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偉峰醫師,馳援大連新冠肺炎救治中心與天津市海河醫院新冠肺炎救治病房,以中醫藥方法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受到醫護人員與患者的一致好評(圖13–14)。
圖13.張會永醫師馳援大連
圖14.張偉峰醫師馳援天津海河醫院
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田劭丹,青年委員、浙江省中醫院王珺,青年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范秋月,青年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郎海燕,堅守在急診、發熱門診、社區、普通門診與病房排查疫情,為防止疫情擴散發揮了積極作用。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分會主任委員陳信義教授所在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嚴格執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衛健委及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采取多項措施開展抗疫工作。
及時報告疫情:要求科室全體醫務人員每天需報告在崗人員接觸疫情相關信息以及值班排查疫情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和杜絕疫情感染醫護人員,為預防疫情在醫院、家庭范圍內擴散樹立了范本,并被醫院推廣。隨著境外輸入病例逐步增加,科室及時調整應對措施,在通報信息方面,調整科室人員基本信息內容,增加本人及其家屬有無從國外回國的信息。(圖15)。
圖15.東直門醫院血液腫瘤科全體醫護人員微信群收集疫情防控相關信息
認真學習和執行各項文件與診療方案:及時傳達上級有關部門及本單位與新冠肺炎防控有關的文件精神,并認真組織學習,深入討論,加深理解。對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結合科室與醫院實際,細化條目,確保落實到位。科室在歷次上級部門巡查、督查和檢查工作中受到肯定,團隊成員楊盼作為演示人員,為即將援鄂的醫療隊員演示防護服穿脫(圖16-18)。
圖16.科室新冠肺炎文件
圖17.迎接上級部門檢查情況
圖18.楊盼演示防護服穿脫
翻譯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隨著疫情的蔓延,境外多個國家相繼發生新冠疫情,為發揮中醫藥優勢,挽救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生命,在侯麗副主任委員帶領下,分會青年委員石鳳芹、王婧參加翻譯工作,在不到1周的時間內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醫方案全文翻譯成英文。為保證翻譯質量,副主任委員侯麗多次與大學馬來西亞國家癌癥中心傳統與輔助醫藥科室主任Chiahshean Teo、北京中醫藥大學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雜志倪勝樓助理研究員反復討論、推敲、審校,確保譯文準確。譯文,被東直門醫院印發為醫院內部學習參考,其中中醫治療部分被北京中醫藥大學推薦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采用(http://gh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20-03-20/14089.html)(圖19–20)
圖19.醫院印發內部學習參考
圖2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采用
三、結語
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液病分會在主任委員陳信義帶領下,充分發揮黨的工作小組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分會委員牢記“生命重于泰山”“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全力完成了各項工作。正如著名作家加繆曾說:“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而是誠摯的問題……我不知道誠摯通常指什么,但是就我的情況而言,我知道誠摯就是做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