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新藥難進兩個目錄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對記者說,“2003年以來批準的355個中藥新藥中,僅有26個進入2009年版醫保目錄,1個進入2009年版國家基藥目錄。據統計,僅有少部分品種能夠中標進入市場銷售。資料顯示,355個中藥新藥在中成藥銷售總額的比例僅在3%左右?!蔽覈谐伤幹圃鞓I在醫藥工業總產值的占比長期徘徊在20%左右,其中近十年獲批上市的中藥新藥占比還不足1%?,F有國家基藥、醫保目錄遴選制度、藥品招標制度未能體現對創新中藥的扶持,嚴重影響了企業持續創新的投入能力和積極性。
他建議應盡快從政策層面入手,對基本藥物目錄、醫保目錄和藥品招標制定的原則,尤其是藥物遴選、評價細則進行修訂,鼓勵創新中藥上市后能較快納入基本藥物目錄、醫保目錄并能及時中標進入臨床使用。包括制訂創新中藥快速進入兩個目錄的政策文件,使創新中藥上市后1~2年內能及時滾動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目錄,對于現有目錄中有效性差、安全風險高,尤其是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品種應實行逐年調出機制;完善招標政策,鼓勵創新中藥獲準上市后能夠進入臨床使用綠色通道,而不是完全受限于各地集中招標周期;研究制定對創新中藥的價格保護政策,如對進入兩個目錄的專利藥物的價格補償機制,確保企業回收研發成本。
10年中獲批生產中藥僅9%為新藥
2003年以來,國家藥監局批準生產的3795個中藥品種中,經過規范的臨床試驗及臨床研究而獲批的新藥只有355個,僅占9%。2007年發布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明確鼓勵新藥創制的戰略意圖,近幾年來注冊申報藥品數量中新藥所占比例明顯提高,但相關實施細則一直未出臺,企業的創新積極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肖偉代表呼吁,在遵循藥物基本屬性的前提下,壓縮創新藥物審評時限,通過增加審評專家、減少不必要的技術評審程序、下放部分審批權限等措施,提高藥物審評速度和效率。同時,盡快細化特殊審批藥品遴選原則、縮短特殊審批程序的時限,更好地達成激勵創新的初衷。由于創新藥物研發周期長,期間難免面臨政策法規的調整,建議參照國際藥品注冊管理的慣例,在確保安全性和主體工藝不變的前提下,允許生產工藝及參數在臨床前研究、審批生產等研究階段中予以優化、完善。
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政策通道
中藥方劑或復方是中醫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其療效和特色得到了充分證明。復方中藥是中藥新藥開發的重要來源,一直遵循中醫癥候的特色。
“現行藥品注冊技術評審要求偏重于以西醫的‘病’的評價標準來驗證,這對于中藥新藥的臨床療效的評價是不全面的,而事實證明,以‘病’來評價中藥的療效并不能完全反映中藥復方的臨床療效和治療優勢?!毙ゴ碚f。
“SFDA盡快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政策通道,在符合中醫癥候改善的前提下,鼓勵安全可靠、質量標準明顯提高、與現有臨床用藥在治療病種上等效或優效的創新復方中藥的研發,并對此類新藥加快審評進度?!?/P>
中藥品種二次創新審評需完善
現有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對中成藥二次開發的技術要求有待完善。肖偉代表說,對于二次開發品種要求其較原品種臨床優效;對于改工藝品種要替換原品種名稱,并要求對原品種所有適應癥均進行臨床優效驗證等,導致企業對已上市中藥二次開發研究動力不足。
“盡快完善已上市中藥品種二次開發的相關法規和技術要求,建立科學客觀的審評審批標準,鼓勵對臨床優勢品種開展新劑型、新工藝、物質基礎、規范臨床適應癥等深入研究,對質量標準大幅提升、安全性明顯提高、臨床優效或等效的中藥品種二次開發給予審評通道,并賦予有別于已上市品種的新藥品注冊文號?!毙ゴ斫ㄗh。
“鼓勵大品種的二次開發,在價格核定時給予優質優價單獨定價保護政策;在招標中明確給予優先政策;將質量水平明顯優于同類品種,且經過上市后四期臨床驗證尤其是療效確切、安全性優于同類品種的藥物,作為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和醫保目錄遴選的必備條件?!保ㄓ浾?張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