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在江津區召開全市基層中醫藥工作現場會,明確重慶市今后三年基層中醫藥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到2015年,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下同)為龍頭和支撐、社會資本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健全,中醫藥服務設施設備基本齊全,人員配備較為合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量明顯上升,以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不斷增長的需求。
為順利實施市衛生局等四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該市各部門準備多項保障措施:
重慶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在重慶市中醫藥工作協調小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具體工作由重慶市衛生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負責,各區縣積極爭取政府支持,明確各項任務的具體負責部門和責任人,確保提升工程取得實效。
建立目標責任制。重慶市衛生局會同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各區縣人民政府共同簽訂《目標承諾書》。各區縣要層層簽訂《目標承諾書》、層層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建立獎懲機制,將《目標承諾書》年度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項目安排的重要依據,對《目標承諾書》落實不力的地區,進行督導、約談和通報批評。
從2013年起,連續三年內,市財政中醫專項經費,重點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科室建設、中醫藥設備配置、中醫藥人員配備和培訓、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等項目。各區縣要完善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財政補助政策,每年在中醫藥事業經費中要列出一定比例經費專門用于基層中醫藥工作,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中落實一定比例經費用于中醫藥預防保健工作。落實政府對公立中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支持公立中醫院的基本條件建設、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支持開發應用中藥飲片、中藥院內制劑、中醫非藥物療法、中醫藥適宜技術。
該市還依托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和中醫醫院醫療質量監測中心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情況信息統計工作和動態監測工作,及時向社會公布基層中醫藥服務信息。加強本地區提升工程實施工作的動態監測和數據收集工作。 (記者田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