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09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公示”醫療機構、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等的意見建議可通過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藥學會等行業委員會轉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新一輪的醫保目錄遴選在即,關于中藥遴選原則、標準等方面的問題,行業專家、學術機構、醫療機構、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等都希望通過共同研討、群策群力的方式,探索醫保目錄遴選(中藥部分)關鍵問題的解決思路。中華中醫藥學會于2014年2月27日在京召開“醫保目錄遴選(中藥部分)關鍵問題”專家研討會。
會議由曹正逵秘書長主持,孫樹椿、晁恩祥、季紹良、李乾構、黃璐琦、朱立國、杜守穎等10多位專家蒞臨會議,并重點探討了以下八個方面的重點問題:
一、中醫藥的優勢病種和品類在醫保目錄遴選中如何合理體
中、西醫各有特色和優勢,在醫保基金總量有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中、西醫各自優勢是最優化配置資源的方式。那么,目前醫療實際中,哪些疾病(僅指醫保支付范圍內)的治療是中醫較西醫的優勢?根據中醫治療的優勢疾病應遴選哪些產品入目錄?
二、新醫保目錄遴選中應如何對待中藥注射劑這個品類
中藥注射劑在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腫瘤的治療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中藥注射劑是目前中成藥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劑型類別,存在一定的濫用情,給醫保基金造成一定的負擔,在新一輪的醫保目錄遴選中如何對待中藥注射劑的問題。在09版醫保目錄調整中,刪除了復方斑蝥注射液、魚金注射液、欖香烯注射液、抗病毒注射液等安全性風險大,研發較早的中藥注射劑產品,新增了喜炎平注射液、腎康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等5個源于中藥新藥,具備一定循證醫學基礎或臨床應用廣泛的中藥注射劑。本次醫保目錄調整應如何把握調入、調出的標準?如何對待部分研究基礎扎實,近期獲批的新藥?
三、在新醫保目錄遴選中應如何對待近期獲批的新藥產品
近期獲批的新藥品種(特別是按照07年修訂后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審批的藥品)研究基礎扎實,功能主治清晰,符合醫保按病種付費的政策趨勢,且已經具備正式的藥品標準,但是臨床應用時間有限,從鼓勵產業創新的角度,如何處理這類產品,是否有側重的增列?
四、新醫保目錄遴選中如何對待中西復方的問題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西復方是中藥中一個特殊的品類,在上呼吸道感染、缺鐵性貧血及糖尿病等領域該類制劑開發較多,但是隨著藥品研究的發展,中西復方的局限性和問題,也逐漸暴露,針對中、西學術界存在一定的爭議,但尚無定論。目前的現狀是,部分中西復方已經進入醫保目錄,另一部分希望進入醫保目錄,針對申請進入產品和已經在醫保目錄的中的中西復方,應當如何處理?
五、新醫保目錄中證型劃分合理性的問題
目前醫保目錄中部分產品的功能與醫保目錄的證型分類不一致,例如:某品種功能為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而醫保證型分類為益氣復脈劑。新目錄制定證型劃分如何處理該類問題?隨著疾病譜變化,部分疾病的主要證型在醫保目錄中暫未體現,例如:醫保目錄中目前遴選的治療心律失常的藥品主要針對虛證(如:氣虛血瘀型),但是隨著疾病譜變化,實證表現的心律失常患者越來越多(如:痰熱擾心證),本次目錄調整是否應增列該類藥品?目前醫保目錄分類是中醫證型劃分,而目前醫保報銷是按照適應癥報銷,醫院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大量目錄分類與臨床應用不對應的現象(中成藥功能主治大量存在“有證無病”的事實),且也是醫保按病種付費制度改革的掣肘,在新一輪醫保目錄分類中如何解決該問題?
六、循證醫學和藥物經濟學證據在新醫保目錄遴選如何應用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關于印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藥范圍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中,均提出目錄遴選對循證醫學和藥物經濟學評價的意義或要求,目前多數企業和產品也圍繞相關要求,開展了相應的研究工作。但是在基藥和醫保遴選中缺乏具體的針對循證醫學和藥物經濟學研究證據的衛生技術評估辦法、標準和流程,在本次目錄調整中如何解決該問題?
七、新醫保目錄遴選中“品、劑、規”規范的問題
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對品種、劑型、規格都進行了明確的限定,新版新醫保目錄遴選是否也對規格進行限制?如果不限制兩個目錄的報銷范圍如何能吻合?如果限制,不同規格遴選的主要標準?以及軟膠囊等非常規劑型遴選原則?
八、專家對新醫保目錄遴選的其他建議
專家可根據工作體會,指出2009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剩余保險藥品目錄》需要完善的內容。結合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修訂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新醫保目錄遴選的工作建議。
根據以上研討的議題,專家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討論,形成初步共識。中華中醫藥學會研究與評價辦公室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組織研究和論證,形成最終的報告送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