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藥學分會的前身是中華中醫藥學會藥房管理分會,2014年7月,藥房管理分會正式更名為醫院藥學分會。
5年來,醫院藥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的領導下,結合分會自身特點和工作實際情況,以學科發展為基礎,發揮分會優勢,加強學術交流,積極開展科普宣傳、重視科學研究、編寫學術著作。
?撐起旗幟
助構中藥臨床藥學學科
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藥學分會等的推動下,一批中醫藥臨床、科研和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到中藥臨床藥學新興學科旗幟下。
中藥臨床藥學是借鑒、學習現代臨床藥學的內容、方法和模式,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以病人為中心,以中藥合理用藥為目的,探索研究中藥合理用藥方法,中西藥合并用藥方法,保證臨床合理用藥,提高藥物治療水平的一門學科。
在2013年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臨床藥學”重點專科申報工作中,獲批單位有15家,培育單位6家。這說明醫院藥學學科發展已經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醫院藥學分會十分重視人才戰略。委員年齡、職稱、學歷、地域結構構成合理,有利于分會全面開展工作。2015年4月,醫院藥學分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中藥教育研究會正式啟動了全國高等學校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創新教材、全國醫療機構中藥臨床藥師培訓教材(共16本)的組織編寫與出版工作。目前已出版發行6本,其余10本均已完稿,將陸續出版發行。這套教材的發行改變了目前國內尚缺少中藥臨床藥學專業全國性教材和培訓用書的現狀。
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的支持下,借助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藥學分會的平臺,中藥臨床藥師培訓項目2016年終于落地生根,全國10家醫療機構被批準為中藥臨床藥師培訓基地的試點單位。
·整合資源
發展醫院藥學事業
為促進醫院藥學的全方位發展,針對醫院藥學相關工作,分會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為廣大醫院藥學工作者提供各種學術交流平臺。分會每年舉辦一次學術年會,開展內容豐富、實用性強的學術交流。醫院藥學分會主委、副主委、委員發揮所在地區、醫院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100余次,共出版學術論文集 30 余冊,交流學術論文 1000 余篇。同時,舉辦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繼續教育培訓班80多期,培訓學員達1.5萬人次。
學術交流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中藥臨床藥學、中成藥合理使用、藥物不良反應研究、中藥飲片炮制與臨床應用、中藥臨床藥學學科建設、中藥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中藥資源現狀、有毒中藥管理、國外中醫藥現狀、中藥藥學服務、現代化中藥藥房建設、中藥臨床藥師培養、互聯網時代醫院藥學發展等內容。
學術交流活動和培訓學習班,為基層一線醫院藥學人員提供了學習機會,拓展了工作思路,增強了專業技術水平,明確了工作方向,對中藥藥師提高藥學服務能力大有裨益。
科技興藥是醫院藥學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隨著醫院藥學隊伍人才的增加,藥學人員的科研意識有了明顯提高,科研水平顯著增強。
醫院藥學分會委員們積極申報各類科學研究項目,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涉及新藥研發、劑型改變、毒理、藥理、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評價等課題,通過這些課題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績。他們積極編寫學術著作,出版了《實用臨床中藥學》《中藥臨床藥學》《含西藥成分中成藥的合理使用》《中成藥與西藥臨床合理聯用》等著作。
2013 年,在分會的組織下,啟動開展中醫優勢病種臨床路徑(診療方案)用藥指南的編寫,目前已完成了22個病種用藥指南的編寫。
?走出藥房
宣傳促進合理用藥
醫院藥學分會一直重視藥品的臨床合理使用。2016年,由醫院藥學分會承辦,步長制藥協辦的“中藥注射劑臨床安全使用公益講座”在山東、吉林、四川、寧夏、江蘇等數十個省進行了巡講。主要針對中藥注射劑的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問題,以進一步提高醫務工作者中藥注射劑規范使用水平,降低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促進中藥注射劑的合理使用,活動得到了醫院、醫務工作者的好評。2017年,分會啟動了中藥合理使用公益講座,將在全國30個地區進行巡講。
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積極開展各種藥學科普宣傳活動,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據不完全統計,醫院藥學分會共舉辦科普活動約200場次,參加人數超過1萬人次。通過媒體、報刊、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大力普及正確的藥學知識,糾正錯誤的用藥行為,促進安全合理用藥、維護公眾健康。醫院藥學分會委員們積極參加各級學會舉辦的科普活動,同時還走進社區講解合理用藥知識,編寫合理用藥宣傳書籍和資料。合理用藥知識宣傳,不僅增強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用藥安全意識,也同時提高了藥師的服務能力,受到了公眾好評。(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