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重慶市中醫藥學會舉辦的第四屆中醫藥博士論壇在重慶澳維酒店舉行。來自全市中醫藥系統的中醫藥學博(碩)士及有關學者70余人參加了論壇。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重慶市中醫管理局中醫綜合處張永貴處長到會并作了主旨演講,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周天寒會長出席論壇并致辭。楊國漢博士主持了論壇。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的理論及實踐的探索”。與會學者圍繞主題對中醫藥的理論傳承創新和臨床實踐傳承創新進行了認真地研討。張永貴處長作了《 中醫傳承創新思考 》的演講,從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層面對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等作了較系統的解讀,并對如何做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要從理論、思維、文化、學術等方面入手,創新要在理論循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方面發力,要砍好“三板斧”即培養人才、強化宣傳、訂好政策,從體制機制上為中傳承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才能 使中醫藥傳承創新步入良性軌道。有12位學者作了演講,北碚區中醫院的萬鵬的《化驗指標中的陰陽格局》、重慶市醫院的任毅、周小莉、邱敏分別的《活血化瘀在冠心病治療中的傳承與發展》、《新時代新作為在傳承和創新中實現臨床轉化實踐 》、《中醫藥在腫瘤綜合治療中的應用—全程管理經驗分享》、涪陵區中醫院的楊明高的《對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思考》、江津區中醫院的孫景環的《中醫藥理論與創新》、九龍坡區中醫院盧言琪的《遵循經典,應用創新—苓桂術甘湯臨床應用后的思考》、重慶正剛骨科醫院朱環宇的《燕青門正骨流派之中醫藥傳承創新及實踐控索》、涪陵李志滄中醫骨傷醫院李朝陽的《中醫藥傳承創新從基層抓起 》的精彩演講,重點突出 ,觀點鮮明,論證充分。從不同的視覺和層面發表了對中醫傳承創新見解和體會,既有中醫傳承創新的理論思考與探討,又有中醫流派及名老中醫的經驗繼承總結、跟師學習的臨床實踐體會,還有中醫思維在傳承創新的重要作用以及注重基層中醫建設創新的措施與建議。對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實踐經驗及規律形成了有關共識,博得了與會學者的共鳴,啟迪了思維,可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學習和借鑒,同時也為主管部門開展中醫藥傳承創新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
論壇同時舉辦了市級繼教項目。重慶市中醫藥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鄧玉霞主任作了《成語在中醫藥文化科普中的作用》的專題講座,受到大家的歡迎。(重慶市中醫藥學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