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吉林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支持,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與日本中醫學會聯合主辦的“新冠病毒中醫藥對策中日網絡交流會”在線上成功舉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兼總領事詹孔朝,學會會長、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宋柏林,日本中醫學會會長平馬直樹,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桂禎參會并講話。會議特邀吉林省第九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學會常務理事、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疫情防控首席專家王檀進行主旨演講并在線答疑,中日兩國專家學者等400余人參加。
會上,王檀教授以“新冠感染的病機演變和治療探討”為題,聚焦新冠肺炎中醫辨析、中醫藥在預防、治療及康復全過程的特色經驗及做法等進行演講,新冠肺炎按中醫理論劃分屬“寒濕疫”范疇,具有3個特點:一是易感人群明確;二是疾病進展由表入里、由淺入深;三是傳染性強、但可防可治。
“在治療肺纖維化的中藥驗方中怎樣根據新冠肺炎變化進行靈活化裁?應用生脈散治療重型肝硬化方面有哪些臨床注意事項?”日本中國傳統醫藥學會創始人、原長春中醫藥大學教授袁世華在線上交流環節問道,王檀教授根據援鄂救治經驗和肺痹病診療經驗,對中藥緩解肺纖維化進行講解;并圍繞柴胡類方緩解肝氣不舒進行臨床應用介紹。隨后,4位日方代表分別聚焦人參的使用時機;生地、熟地的適應癥及應用;如何應用解表益氣類藥物促進核酸轉陰;活血化瘀藥的使用與配伍等進行線上提問,王檀教授一一進行詳細解答。
據悉,“新冠病毒中醫藥對策中日網絡交流會”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的主辦下已經舉辦三期,第四期以“中日中醫·攜手抗疫”為主題,由吉林省中醫藥學會主辦。同時作為日本中醫學會的系列活動,由日本中醫藥健康協會、中國漢方普及協會、日本中醫協會、日本中醫學院、在日中國科學技術者聯盟、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日本華人華僑博士協會、日本中國傳統醫藥學會共同協辦。